要闻速览 三农视点 各地动态 惠农政策 扶贫开发 创业致富 农村维权 美丽乡村 前沿科技 科技杨凌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种植养殖 绿色农资 农产品安全 涉农企业 家庭农场 专业合作社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一个蔬菜村的“供给侧改革实验”
文章字数:928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近成为热词,各行各业均围绕其内涵进行深化改革。在甘肃省灵台县中台镇杨村,一场蔬菜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实验也在这里悄悄发生。
  种市场需要的菜就是改革
  在菜农杨恒看来,种市场需要的好菜,就是村里蔬菜产业的供给侧改革。
  在杨村,村民们都已开始调整蔬菜种植结构,提高蔬菜生产质量,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支书孙红革将这“调”“提”“融”总结为村里蔬菜产业供给侧改革的“三字经”。
  早在几年前,县上招商引资建办的西北农业科技公司便落户在杨村,在公司的引导下,村里逐步建立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蔬菜种植模式,走外接市场、内联基地、辐射带动千家万户的工业化发展路子。同时,该村不断调整完善产业结构和品种结构,增加蔬菜种植的技术投入,增加供小于需的品种产量,改变蔬菜生产在品种、品级等方面的结构性不平衡。根据市场价格,该村在总体稳定蔬菜面积的基础上,去年栽植了温室油桃、葡萄等特色品种,“这比寻常的设施蔬菜效益高出不少,去年栽植,今年就能丰产!”孙红革告诉记者。随着他的指引,记者来到一座温室内,油桃已开始座果,“预计五月份即可上市,到时候每棚收入4万元不成问题。”
   融合发展推动蔬菜“提档升级”
  “菜把式”马小兵又学得了一项绿色蔬菜种植新技术:高温闷棚,就是整地后在垄沟上面覆盖地膜,然后密闭大棚8-10天进行高温消毒。“这样可以有效防治土传病害,最主要的是可以减少农药使用,真正种出放心的绿色蔬菜。”马小兵说。为了使村里的蔬菜能“提档升级”,杨村先后推广应用穴盘育苗、多层覆盖、高垄全膜覆盖、平衡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设施蔬菜生产新技术8项,提高蔬菜生产质量。
  依托镇上的“中台蔬菜”品牌,大力推进蔬菜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通过互联网搭建电商平台,线上线下齐发力,促进蔬菜销售,杨村蔬菜也走上了产业融合的路子。在镇政府建立的“中台农场”电商服务平台上,杨村蔬菜向来受网民青睐,因为该电商平台实行县城免费配送,所以在灵台县城,村里的特色蔬菜一经发售,准被市民们抢售一空。孙红革告诉记者:“我们也在考虑运用跨界思维,把村里的蔬菜生产与加工流通和农业休闲旅游等融合起来,培育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让蔬菜产业发挥出更大的正向外部效应。”
  (本报记者 李晓光 通讯员 郭海凤)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3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