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此时恰逢果树春管关键时期,也是肥料、农药和种子等农用生产资料的购销旺期。由于受到利益的驱使,一些假冒劣质的农资难免会流向市场。为了便于农民兄弟购买农资时能明辨真假,我们就农资辨别知识进行梳理,给农民兄弟选购农资予以参考。
农资打假半点不含糊
本报北京讯(郝龙)2月27日,农业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供销合作总社等联合召开2017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电视电话会议暨农资领域失信联合惩戒备忘录发布会,动员部署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发布农资领域失信联合惩戒备忘录。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在会上强调,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和质量兴农绿色发展,对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提出更高要求。一是加强源头监管,严格市场准入。加快完善农药生产、经营许可制度,严格执行市场退出机制,严打无证制售假劣农资黑窝点。二是加大案件查处,提高执法震慑力。加大农资监督抽查结果和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公开,研究制定案件移送具体程序和标准。三是创新监管手段,提高监管能力水平。改善农业执法监管设施装备条件,建立健全农资打假执法监管信息系统,加快推进主要农资产品电子追溯体系建设。四是推进社会共治,完善打假长效机制。
微生物肥料“长毛”就是好肥料? 经常看到一些朋友晒图,炫耀其微生物肥料发毛。有些还煞有介事地提示“会发毛的肥料”,这是无知的炫耀。
如果想一想:我们在家里发面蒸馒头,看见发面发毛了吗?自己酿酒、酿醋看见发毛了吗?而且发现发毛你一定是清除发毛的部分的,对不对?为什么?因为他们是杂菌有害菌,发面、酿酒、酿醋都是有益菌在发挥作用却没有看见“毛”啊!
植物的枯萎病、角斑病、溃疡病,你看见发毛了吗?而各种植物的锈病、白粉病、灰霉病都看见黄斑点、白毛或者黑毛了。你能说你没有看见,就是没有菌的活动?
菌发不发毛是菌本身的属性和环境决定的。一般真菌体型是细菌的40~1000倍大,甚至10000倍,容易肉眼看到,细菌较小不易看到,市场上细菌性肥料偏多,很少看到发毛的。其次,真菌更适应于酸性环境生存,目前的微生物肥料载体都是动植物残体发酵而成的,均为酸性,所以真菌性肥料和真菌杂菌含量高的容易看到发毛。第三,发毛的肥料一般湿度大,水分大菌才会萌发生存,这类肥料干重比干颗粒肥料重量一袋少5公斤左右。
所以,微生物肥料发毛没什么了不起,也不能作为肥料好坏的判断依据。只是菌种的不同,菌所处的环境不同,杂菌真菌含量多少的不同,肥料含水多少的不同罢了!
我们要的是肥料菌在土壤中萌发,不是在肥料袋中萌发。在肥料袋中看到的白毛不一定是活菌,完全可能是菌死亡后留下的残体,即死菌丝体,尤其是干颗粒的。就像秋冬季节的草一样,我们要的是第二年能够发芽的根,不是地上枯黄的干草。(种植经)
买到假农资利益受损怎么办
假农资盛行,农民容易上当受骗,造成利益损失,那么又有什么途径可以维权?记者了解到,当农民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可以向工商、质监等部门投诉,应注意收集的证据包括:购买所用农药的有关凭证;使用农药的包装物、标签、使用说明书及经营者提供的有关资料等;所用产品的使用记录;邀请有关技术人员鉴定并出具鉴定结论。
业内人士指出,如出现纠纷,可以依法向经营者协商、向有关部门申诉、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经营者承担经济赔偿,严重的可追究其侵权责任甚至刑事责任,并依法要求给予损害赔偿。(本报记者 耿苏强)
送你“火眼金睛”巧辨化肥农药真假
在购买化肥、农药、种子、农膜、农业机械等农资产品时,要仔细辨别真假,防止上当受骗。同时,一定要向经销商索要发票和有关票据,万一购买了劣质农资产品,要保留证据,及时向当地工商、质监部门举报,如怀疑产品质量问题,最准确可靠的方法是将该样品送到质检机构,按照质量标准进行检验。
化肥的鉴别与选用 包装检查。外包装为编织袋,内包装为塑料袋,包装为机器缝合,缝口应整齐一致。国家规定包装袋上应标示商标、肥料名称、生产厂家、肥料成分(注明氮、磷、钾含量及加入微量元素含量)、产品净重及标准代号,每批出厂的产品均应附有质量证明书。过磷酸钙有散装产品,但也需附有出厂证明。
外观检验。化肥绝大多数为固体,只有氨水、液体铵是液体。可以观察化肥着色及结晶形状,如氨肥、钾肥一般是白色或淡黄色结晶;硝酸铵、碳酸氢铵吸湿性强,容易结块;磷肥呈粉末状。当化肥呈现融化瘫软,由结晶体变成了粉末状,可能是由于过水或淋湿;化肥呈现坚硬大块,或色泽变黄、发黑,则是存放日久,有失效的可能。含氮素化肥特别是含尿素或硝酸铵较多的复混肥由于在生产过程中炉温适合,因而颗粒熔融状态好,表面比较光滑;而假混配(复混)肥颗粒表面粗糙,没有光泽,看不见尿素等肥料的残迹。
烧灼辨别。烧灼方法是辨别真假混配(复混)肥和鉴别浓度高低的主要方法。在烧红的木炭或铁板上复混(混配)肥会熔化(氮素越多熔化越快)、冒烟,并发出氨味,颗粒变形变(小浓度越高残留物越少)。
资质检验。一看化肥经营者的经营资格,是否有经营化肥的营业执照等合法手续。二看产品合格证/检验单,并索取购销凭证(以备出现质量纠纷时使用)。三看肥料的标签和标注,分清肥料类别和性质,了解肥料的养分含量、用途、用法、注意事项。四看肥料企业是否办理了有关手续(复混肥料要办理工业生产许可证、省级肥料登记证等)。
农民在选用复混肥料时应注意:1.依土壤性质选用。南方地区土壤pH值一般为4.5~6.0,呈弱酸性,适于选用高钾、高钙的化学碱性复混肥料。2.依作物品种选用。一般大田作物选用氮磷复混肥料;蔬菜(尤其是果菜和根菜类)及果树等经济作物需钾较多,应选用含钾较高的氮磷钾复混肥料,不仅增产而且有利于改善作物品质。3.依复混肥料性质选用。国家标准规定复混肥料的指标要求是:高浓度、中浓度、低浓度的氮磷钾总养分分别为≥40.0%、≥30.0%、≥25.0%,不包括微量元素和中量元素。此外,复混肥料中钾的形态通常有氯基和非氯基两种。比如,氯基钾肥(氯化钾)含有氯,对忌氯作物(如葡萄、马铃薯、烟草、甜菜)不宜施用,使用幼苗上要适当远离根部,以免烧苗。
如何避免买到劣质农药 外包装检查。根据国家标准GB3796—1983《农药包装通则》规定,农药的外包装应采用带防潮层的瓦楞纸板。外包装容器要有标签,在标签上标明品名、类别、规格、毛重、净重、生产日期、批号、储运指示标志、毒性标志、生产厂名。在最下方还应有一条与底边平行的着色标示条,标明农药的类别。
颜色标志条区分:除草剂——绿色;杀虫剂——红色;杀菌剂——黑色;杀鼠剂——蓝色;植物生长调节剂——深黄色。
内包装检查。农药制剂内包装上必须牢固粘贴标签,或直接印刷,标示在小包装上。农药标签具有法律效力,如果用户按农药标签上的使用方法施药,没有药效,甚至出现药害,厂家应负全部责任。标签内容应包括:品名、规格、剂型、有效成份(用我国农药通用名称,用重量百分含量表明有效成分含量)、农药登记证号、产品标准代号、准产证号、净重或净体积、适用范围、使用方法、施用禁忌、中毒症状和急救、药害、安全间隔期、储存要求等。还应标示毒性标志和农药类别标志,以及生产日期和批号。
保质期检查。农药的保质期,一般为两年。过期农药要经过质量监督部门对有效成份进行含量分析测定,试验证明只有药效降低,无其他毒副作用才可降价处理,使用时加大剂量。如已变质失效,决不准使用。
不同产品外观特点。不同剂型的农药产品都具有一定的外观特征,目前最常见的农药剂型有乳油、粉剂、可湿性粉剂、颗粒剂、水剂和悬浮剂等。拆包后,可从农药外观形态上识别质量优劣。1.乳油:乳油类应无沉淀或悬浮物,如出现分层和混浊现象,或者加水稀释后的乳液不均匀、有浮油与沉淀物,都说明产品质量可能有问题。2.粉剂、可湿性粉剂:粉剂、可湿性粉剂应为疏松粉末,无团块。如有结块或有较多的颗粒,说明已受潮,不仅产品的细度达不到要求,其有效成分含量也可能会发生变化。如果产品颜色不匀,亦说明可能存在质量问题。3.颗粒剂:颗粒大小和色泽均匀、无粉尘、干燥松散,药膜在颗粒上粘附牢固、不易脱落和脱色;4.水剂:药剂外观为均相透明液体,无分层和沉淀,兑水后能溶解于水中,无明显的不溶物。(戴付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