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50岁,是贵州省威宁自治县双龙镇双龙村村民,早在2014年,我就荣登“全国种粮大户”光荣榜,获得国家农业部表彰。近几年来,我抓住国家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的机遇,加速流转闲置土地,不断扩大粮食种植面积,目前已经发展到上千亩。同时,我还积极推广示范新技术,实施机械化作业,逐步走上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路子,带动全村人走上了种粮致富之路。
前不久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这为我们“三农”发展指明了方向。新的一年里,我希望国家能加快调整和落实惠农政策,完善粮食补贴和保护收购制度。探索粮食市场价格形成机制,让粮食生产者分享加工销售收益。只有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我们这些种粮大户吃上“定心丸”,粮食能够产得出、卖得掉,才能继续保持粮食生产好势头,从而牢牢地把饭碗端在自己手中。在这里,我愿《农业科技报》“农”墨重彩,越办越红火。(本报通讯员 刘军林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