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富平县20名职业农民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报到 本报记者 耿苏强
编者按:什么是职业农民?职业农民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新型农民,是将农业作为产业进行经营,并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和规则来获取报酬,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
如今,农村务农人员老龄化问题突出,农业后继乏人问题严重,培育职业农民成了现代农业发展的迫切问题。本期《三农视点》专题以陕西如何精准培育职业农民为例,与您展开探讨。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提出要培育和认证“新型职业农民”,农业部为此确定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整省推进省份,陕西名列其中。
2016年9月12日,本报一版刊登的《陕西:职业农民将有更多上大学机会》一文,报道了陕西杨凌立足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抓好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情况,受到了读者的普遍关注。这既是破冰之举,也是良好的开端。
培育谁——精准选拔对象对应产业需要
今年9月,随着20名来自陕西富平以及青海玉树40多名职业农民顺利进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分院报到入学,标志着陕西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步入规范化、学历化和专业化的新阶段。
据了解,陕西各市将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骨干、青壮年农民、返乡创业农民和农科类大中专毕业生等作为精准培育对象,对应产业需要,采取分产业、分阶段、参与式、重实训、强服务的培训方式,科学确定专题,合理设置科目。
“这是一项农业人才管理制度,目的就是为了有效破解当下‘谁来种地’‘如何种地’两大难题。”陕西省农广校副校长吴晓红告诉记者,“崇尚科技”是新型职业农民的广泛认同,也是这一群体的共性特征。
怎么培育——开展全程服务满足农民需求 “收获可大了。面对面学,手把手教,平时的疑问都能和老师交流,我不仅学会如何种地,连怎么卖菜都学到了。”在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接受过正规职业农民培训的于郑州如是说。
据了解,为提升职业农民培训实效,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今年采取自主招生的方式,面向职业农民招录大学生。在培训方式上,按照生产周期技术要求,分产业、分季节、有计划进行培训,将原来一次性集中培训分解为2~4次的应季培训,缩短集中培训时间,增加培训次数,使得培训对象充分了解周期单元内的农事活动。在这里,于郑州将学习微生物应用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等农业生物技术专业知识。
“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全省农业大县的合作,不断提升职业农民的知识、技能层次,为陕西现代农业发展培育生力军。”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张永良说,“重培训,还重培养,我们还设立了‘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的全程服务模式,这是我们的一个重要创新。”
培育后怎么办——针对发展要求强化政策支撑
培育职业农民是有效破解新时期“谁来种地”“如何种地”两大问题的根本途径。吴晓红说,今后,陕西省将着眼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立足省情农情,研究扶持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现有的特别是新增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包括土地流转、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金融信贷、农业补贴、农业保险、社会保障等向新型职业农民倾斜。同时,陕西省将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专项资金中划拨1000万元,设立省级职业农民创业基金,用于职业农民创业贴息;积极争取各级政府设立职业农民信用担保基金,协调邮政储蓄银行等金融部门开展职业农民信用担保贷款、土地市场经营权抵押贷款等试点。
陕西省农业厅负责人杨效宏说,下一步陕西将制定出台一系列内容具体、操作性强、含金量高的扶持政策。比如尽快开启金融支持通道,探索开展职业农民信用担保贷款、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等试点;完善职业农民社会保险,协调教育部门,将职业农民职业化教育列入职业教育大盘子;制定职业农民创业项目扶持、贷款贴息等具体扶持办法等。预计到2020年,陕西省将计划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