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伟祥专家察看陕西省永寿县渡马乡马坊沟骆驼岭树木长势情况。 马坊沟道路两侧绿树成荫 层峦叠翠的马坊沟 文/本报记者 张莉 图/本报通讯员 杨树忠
11月初,北方即将进入寒冷的冬季,但陕西省永寿县渡马乡马坊沟依然绿树成荫、风景如画。
11月3日,当置身于无边的松柏、刺槐、柿子树以及满山丛生的灌木林中时,我们无比震撼。身处其中,沟壑纵横、坡陡沟深、60多度的山坡上,参天大树巍峨挺立;极目远眺,层峦叠嶂、薄雾袅袅,一幅如画美景。“马坊沟骆驼岭130亩荒山秃岭全披上了绿装,渡马乡现在栽有上万亩林木,许多村民都因为栽经济林致富了。”看着满目葱茏,陕西省劳动模范、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80岁高龄的罗伟祥研究员倍感欣慰。
正是一批批无私奉献的科技工作者,让荒山秃岭变成了祖国的绿水青山,让穷山恶水变成了百姓的“金山银山”。近日,怀着对陕西省劳动模范和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的崇敬之情,我们对罗伟祥进行了采访,并同他一起前往永寿、蒲城,这是他曾经工作过的地方。
罗伟祥是一个很不平凡的人。1990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1992年被评为陕西省劳动模范,同时荣获陕西省和全国水土保持“愚公奖”;获得各种奖励24次,其中研究成果和科技进步奖17项。伊朗、美国、新西兰等国专家及德国官员对他的研究成果都赞誉有加。
罗伟祥是一个十分敬业的人。他把对祖国绿化事业的热爱,都化作了具体行动。蒲城治荒造林8年、永寿治荒造林12年、陕北治荒造林6年,承担国家“三北”防护林工程、国家“六五”、“七五”、“八五”、“九五”林业科研攻关项目……大地无声、青山为证。在荒芜的山岭上、在坎坷的沟壑下,记录了罗伟祥半个世纪的心血和汗水。
责任担当 荒山披绿 “以前这里是荒山,光秃秃的一片,现在这里山青、水秀、人富。”11月3日,说起变化,永寿县渡马乡翟家村村民翟生民感慨万千。
1982年,身肩西农科技推广重任、满怀“绿化祖国山河”美好愿景的罗伟祥到永寿县渡马乡指导当地群众植树造林。初到永寿,沟壑纵横的荒山秃岭与四川家乡的山青水秀形成了强烈反差。看到穷山恶水下老百姓艰苦的生活,罗伟祥暗下决心:“这里最需要我,我是学林业的,我一定要让这里变得和家乡一样山川秀美。”这个信念,支撑着罗伟祥在永寿的十几年坚守中一直保持着不竭的动力。
渡马乡的日子历历在目。荒山上植树造林的每一个设想落地,都异常艰辛。难题摆在眼前:马坊沟地形复杂,沟深坡陡、土层浅薄,有些地方没有保水保肥能力,要想让树苗生根成长,难度不小,即使浇水施肥也很快流失,不利于树木吸收。这样的地方能种树吗?
“再大的困难,只要有信心,没有克服不了的。”面对困难,罗伟祥不会退缩。罗伟祥决定与同事们因地种树。“踏查地形、普查土壤、优选树种。”每天天刚亮,罗伟祥就怀揣两块蒸馍上山考察,一天走几十公里山路,土质、水分、树种,他用脚板摸察的清清楚楚。夏季抚育苗木、春季除草、修枝,秋冬季观测树种,每10天测一次土壤水分……寒来暑往,罗伟祥变得又黑又瘦,这个国家干部彻底成了“泥腿子”。
“林业没有经济效益,农民不能致富,最终还是会砍树。”这一点罗伟祥心里十分清楚。不能只种绿化树,还得发展经济林。为了带动当地老百姓种经济林致富,让科技推广工作真正落地,并起到带动作用,罗伟祥和同事一起说服翟家村村民翟生民作为科技示范户种苹果,开展农林复合立体经营。1985年,翟生民种了3亩苹果树,由于技术不过关,挂果期舍不得疏果,又施入了大量羊粪,导致3亩苹果树死了近一半。西农派出果树专家对他进行技术指导,他又种了5亩苹果树,第四年5亩地产了2万多斤苹果,收入1万多元,成了有名的“万元户”、“尖子户”,在当地引起很大轰动。村民见到他都对他竖起大拇指说:“状元户,搞得好。”许多果农纷纷打电话向这位“翟师”请教技术难题。一些农民还专门来他果园里参观学习,一时间,他的果园成了示范园。翟生民致富后,整个翟家村种苹果的农民越来越多,后来逐步带动了全乡百姓栽苹果,翟家村也从当时有名的“贫困村”变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1991年,永寿县委、县政府把发展苹果生产作为振兴永寿经济的突破口,加快了苹果产业的发展速度。1992年翟家村村民平均年收入200元左右,1994年上升到每年1300元左右。1994年以后,翟家村的苹果万元户越来越多,1994年,科技示范户翟宏军年收入超过2万元,成为全县的苹果状元户。
在发展苹果产业的同时,1990年,罗伟祥与西农的科技人员还在渡马乡苟家坳村开展果园行间种地膜花生。提起种地膜花生,当地农民说:“听过沙土地种花生,种地膜花生可没听过,也没见过。”为了使农民眼见为实,罗伟祥以极大的耐心说服当地农民唐德祥作为科技示范户,在桃园种了不到15亩的花生,第二年扩大到1500亩,1992年在全县三乡六村都进行了种植,面积达9900亩,年产值达50多万元。
永寿县变了,而且是前所未有的巨变。
1985年,永寿县多年造林不见林、水土流失严重的荒山秃岭都披上了绿装,林木成活率达到96%,木材产量增加了,带动了木材加工业和乡镇企业、多种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牧防林保护了大面积草场,杨、柳、榆、槐树的枝叶为畜牧业提供了丰富的饲料资源,牲畜存栏数和畜牧业产值成倍增长;经济林又带动了大批群众致富增收。1985年、1987年罗伟祥的适地适树研究成果分别获得了陕西省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因此,罗伟祥也成为我国西北地区森林培育学术带头人之一。1989年,在林业部三北防护林建设局的支持下,将永寿县列为三北地区5个生态经济型示范区之一。之后,防护林体系林种及树种选择研究成果在咸阳市属北五县及中德合作陕西西部造林项目示范推广。国外有10余个国家40多位外国学者和官员前来永寿试区考察访问。1993年2月,德国政府林业官员科恩博士高度赞扬:“永寿县为发展生产条件,恢复森林生态环境而创造的林业成果是一项伟大的奇迹。”
奉献青春 与林为伴
蒲城张家山,罗伟祥呆了8年的地方。如今的张家山已是蒲城县十大旅游景点之一,山青水秀、景色怡人,而70年代的张家山却是穷山恶水,百姓生活十分困苦。
1971年,蒲城县民间流行着这样一句口头禅:宁给你一个馍,不给你一口水。蒲城干旱缺水现象十分严重,张家山的日子更艰苦。荒山秃岭、山大沟深、干旱缺水,连饮用水也要从沟底一担一担往上挑。山上太旱种不了菜和粮食,粮食都是林场工人从自己家里背来的,就是些苞谷糁和苞谷面。
张家山的情况给罗伟祥心头重重一击。这里一定要植树造林!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
张家山生活异常艰苦,罗伟祥经常吃不饱饭,有时饿着肚子就上山考察。有一次当地老乡实在看不过去,就端出一碗苞谷面“搅团”为难地对他说:“小伙子,你怕过不惯咱这苦日子,就这碗搅团凑合着吃吧!”
晚上,罗伟祥经常一个人住在张家山林场破旧的土坯瓦房里,听着门外阵阵狼嚎声,紧紧抱着当时唯一值钱的家当——拍照用的德国相机,把窗外的树木当成自己的听众,大声朗读起自己写的诗句:“绿是春天的号角、绿是生命的召唤、绿是我长期追求的理想世界、我要为绿表红心、我要为绿白了头、我要让黄变成绿。”
大地无声,青山为伴。张家山的科研人员走了一拨又一拨,罗伟祥却依然坚守在那里,把林场当成了自己的家。“抗日战争打了8年,我与荒山秃岭也‘斗’了8年。”罗伟祥调侃说。
8年来,罗伟祥和课题组的同事们开展了适地适树、旱地育苗等20多项调查研究,他指导蒲城县绿化荒山荒地1.6万多亩,使4.5万亩农田实现了林网化。由他主持开展的不同整地方法造林试验,三年间在黄土高原推广150多万亩,获经济效益5000多万元。该项研究成果1978年分获陕西省和全国科学大会奖。
罗伟祥是这样一位敬业、伟大的林业科学家,可是在他爱人眼里,他却是孩子不管,家里事都不管的“工作狂”和“狠心”的丈夫。他两三个月才回趟家,有时半年回趟家,一回来就钻到房间里查资料、写材料,不和家人说话交流,孩子见爸爸回来了,都不敢上前亲近他,只远远叫声“爸爸”就跑开了。1987年秋季,由于连阴雨天气,家里的土坯房塌了,爱人带着幼小的孩子只能暂居在临时窑洞里,一家人眼巴巴地盼着罗伟祥回来,但罗伟祥此时却正在永寿进行科研试验任务,他最终还是没回来。这样的事太多了。说起家人,罗伟祥自认亏欠得太多太多。
生命不息 奋斗不止
为了唤醒沉睡的荒山,罗伟祥一次次转移“战场”。蒲城、永寿、延安……绿染荒山鬓染霜。半个世纪的岁月长河,罗伟祥从一个意气风发的青年变成了耄耋老人。1999年罗伟祥退休了。然而,他从事林业工作的脚步从未停止,他仍以一个林业科学工作者的执着和对西北黄土高原的深厚感情,继续为西北生态建设、环境治理和园林绿化不懈努力。
创办林业企业、技术咨询、为农服务;著书立说、撰写学术论文;完成国家科技攻关成果;编写树种培育材料……2000年他创办了杨凌翔森苗木工程有限公司,建立示范基地,指导群众为西部开发、生态环境建设、山川秀美工程培育各种苗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群众收入。此举让陕西杨凌、眉县、扶风、周至不少林业专业户,收入增长3~5倍,有的甚至达到10倍。并多次深入陕、甘、宁、青、新、京、津、川、渝、粤、琼等省区市,进行树种资源专业考察。如今,罗伟祥还在为宜居城市《园林树种栽培技术》进行全国的研究和调查,编撰专著。今年8月底,他又赴辽宁、黑龙江进行绿化树种的调研,为城市绿化工作做出贡献。2015年,他被评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优秀共产党员,2016年被评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老有所为先进个人。
“只要我能跑动,我就不会停下林业工作,如果跑不动了,我的心也会向往着林业事业。”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对于罗伟祥来说,林业工作永远没有休止符,他要用株株绿色生命把祖国的山山水水绘成一幅山川秀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