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三农视点 各地动态 惠农政策 扶贫开发 创业致富 农村维权 美丽乡村 前沿科技 科技杨凌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种植养殖 绿色农资 农产品安全 涉农企业 家庭农场 专业合作社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麦父的爱
—— 记“三秦楷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小麦育种专家王辉
文章字数:3189
王辉在试验田指导学生播种

王辉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本报记者 张军政 程立珍
    10月4日清晨,大地一片金色,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校区的试验田里,老农模样的王辉教授手拿育种计划书,驼着弯弓似的脊背在地里奔忙,耐心指导学生播撒新一年精心挑拣的优质麦种。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从事小麦遗传和育种研究43载,古稀之年的王辉从未缺席一次田间决选,毕生痴情育种,呕心沥血孕育新生命。
    “小麦就是我的娃”。父爱如山,岁月的河流缓缓驶过,这位视小麦如儿女的老父亲倾其一生,把最好的自己贡献给了我国的小麦育种事业。从青春年少到染鬓霜华,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用生命高唱出一曲对“麦娃”们动人心魄的父爱离骚。
    1、赤子追梦常年驻守试验田
    大学毕业后,王辉先后在部队农场和陕西眉县良种场锻炼,与小麦良种有了初次的接触。1973年9月,而立之年的王辉,回到母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原西北农学院),跟随小麦育种领域一代大师赵洪章院士从事育种工作。
    那时的王辉意气风发,对小麦良种研究满腔热血,白天下地观察小麦长势,晚上回到办公室记录资料,披星戴月,风雨无阻。没有科研经费,他就从自己工资里抠,“私款公用”;没有农具,他就从亲戚朋友家借;没有助手,他就携妻女全家总动员,常年驻扎小麦育种试验战场。
    世上自有痴情人。师从赵洪璋院士时,王辉就坚定了“以田间地头为家,一心研究小麦育种”的信念,在试验田一待就是一整天,这一干就是一辈子。“赵老师小麦育种有他独到之处,我是延续了导师少而精的育种方法,创制出‘小麦常规优化育种法’。”王辉动情地说。
    季节的演出依旧繁忙,麦田里的故事散发着泥土的清香。无数的日子里,王辉总是三更睡、五更起,下到地里,风尘仆仆,挥汗如雨,把太阳从东山背到西山。到了五月小麦扬花时节,王辉常常天没亮就出门,在田间地头一待就是一整天。小麦杂交过后,从关中到黄淮麦区,王辉深入各个试验点,一路察看小麦长势,往往一天吃不上一顿可口饭,一去就是个把月。
   2、风雨无阻虎口夺粮保良种
      1987年的夏天,正是小麦的收获季节,割好的麦子全堆放在试验田里。一天夜里四点,王辉一听外面刮起了风,估摸着要下雨,连忙翻身下床快速赶往试验田。夏天的雨总是说来就来,迅疾而猛烈,拉麦途中,雨越下越大,王辉孤身一人拉着架子车奔跑在雨里,硬是把一车车麦子拉到粮仓。
   丈夫冒雨出门,妻子马桂霞放心不下,五点多起床给孩子们做好饭后,便带着雨伞和衣服赶往试验田。此时麦子已经安顿好了,可眼前的丈夫却是一副全身湿透‘落汤鸡’的窘样。马桂霞又气又心疼,哭着说:“你把小麦看得比自己的命还重要,赶紧把湿衣服脱下来,把干衣服换上。”
   王辉的女儿王蓉告诉记者,每年小麦收获季节,父亲都要和老天爷赛跑抢收小麦,虎口夺粮,确保麦子干燥、安全。同时每天雷打不动,头顶烈日,早出晚归,对麦种精挑细选,分品系品种脱粒、晾晒、挑拣、装袋标识。他们去试验田给他送饭时,远远就能看到,父亲孤身一人站在麦海里。
   没有空调凉房,没有水泥地板,有的只是土地里一个又一个的脚印。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中,王辉从来没叫过苦叫过累,每天晚上10点多才骑着自行车从试验田往家走,即使手脚被机器划伤仍照常下地,冬天看小麦受冻情况,春天看麦子春发能力及小麦受冻之后的恢复能力,每天看,每天记。
    3、父爱如山呕心沥血为“麦娃”
    马桂霞是一名退休教师,在她眼里,丈夫王辉特别的“大男子主义”,他一人育种,全家人都得帮着他弄,每年20天的夏秋忙假,她都跟着王辉在地里忙活。回忆起当年那段艰苦的岁月,72岁的她潸然泪下:“我娃他爸这一辈子,就只知道一门心思钻研育种,家里的大小事他从不操心,体检报告出来,别人的丈夫都会关心妻子的健康情况,他不看我的,自己的更是不看,对育种近乎疯狂,让人又爱又恨!”
    岁月叠垒着岁月,脚印复合着脚印。育种是王辉一生的挚爱,小麦是他最疼爱的娃,他用心热爱着土地。作为陕西省小麦育种首席专家,王辉对麦娃的感情是深沉而宽广的。在王蓉小时候的印象里,父亲的形象是这样的:“一双老布鞋,一身中山装,头戴大草帽,满脸古铜色,十足一个非洲黑人……”
    秋冬春夏辗转,年复一年,麦子青了又黄,黄了又青,王辉痴痴地守望着他的麦田,花费整整18年时间,选育出了具有高产、抗病、早熟、越冬性强等优质特性的小麦新品种“西农979”。在育种上实现了多个负相关优良性状良好结合的突破,填补了陕西关中麦区和黄淮麦区优质高产、冬性早熟品种的空缺,也是陕西省继“小偃6号”之后重振陕西小麦育种科研优势的新品种。
    父爱无法用华丽的词藻来描述,在“麦娃”的心里,王辉是一位伟大的父亲。2005年,“西农979”通过国审,面对“爱子”的诞生,这份欣喜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为了能让广大老百姓接受自己辛勤孕育的“麦娃”,农民种上优质良种实现增产增收,不论是炎炎夏日,抑或是数九寒天,王辉一头扎在试验田,一头多方奔走积极联系陕西各地市种子推广站,充分利用“西农979”的特质吸引大型企业参与良种推广,把讲桌搬到田间为农民解疑释惑成为他的工作靓照。目前,该品种的种植面积已经扩大到长江中下游麦区北部,是全国推广面积第三大冬小麦品种。
    育种家的希望总在下一个良种,对王辉来说,每一次播种与收获都是一次新的挑战。育种需要不断优中选优,一个良种从杂交到最终通过国审,任何环节都马虎不得,每一次试验都倾注了他全部心血。继“西农979”之后,在大家无数次的翘首期盼之下,王辉又连续选育审定了“西农9871”、“西农9872”、“西农165”、“西农822”、“西农208”等多个小麦品种,他的梦想纷纷绽放。
    没有历史史实的感人心魄,没有风卷大海的惊波逆转。生儿育种一辈子,王辉满脑子都是麦子青了黄了……
   4、初心不改散发光热育好麦
      “做育种必须能吃苦,要不怕脏不怕累不怕晒,全世界做育种的都一样,都是下地下地再下地,实验室里是育不出好品种的。”在跟随王辉从事小麦育种工作的17个年头里,弟子冯毅总能听到导师如慈父般的谆谆教诲,在他眼里,导师是个“铁人”,每天在地里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
   岁月记录的身影里,大地证明的脚印中,王辉用执着竖起了丰碑,穿透空宇,屹然耸立在三秦儿女心中。
   追梦赤子心,关于理想,这位试验室和黄土地上特殊的“农民”,从未选择放弃,即使在灰头土脸的日子里,他都精心呵护着每一株绿色的希望,用脚丈量三秦大地,把收获的喜悦送到黄土地上千家万户。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早在2013年,王辉就已退休,但他始终无法割舍小麦试验田,也没有因为退休而停止育种。三十多个春秋过去,当初的理想追求和工整誉抄在稿纸上的入党誓言,已化作他几十年如一日报国为民的鲜亮底色。而小麦遗传和育种研究的日常工作,早已融入他的生活习惯。在他心里,只有为党和人民干不完的事业,没有退休的共产党员,只要农民需要好麦种,他就永远不会退休!
   10年前,在一次陕西省小麦种子推广交流会上,王辉教授精神矍铄,开着一辆黑色帕萨特,身体健硕,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日再见之时,王辉已是满头白发。据了解,从今年春节过后到现在,王辉因患肺炎先后在西安、咸阳、杨凌住院8次。住院期间,王辉是个典型的“淘气患者”,医生叮嘱他不能太劳累,晚上10点前必须休息,可11点了他仍抱着育种计划书“啃”,在书里找那些“漂亮娃”,让主治大夫、护士十分头疼。
   “育种确实是一件很难出成果的苦事,有的人可能几年十几年甚至一辈子都默默无闻,但育种工作不能后继无人,年轻人要能耐得住寂寞,还要经得起考核。”王辉深情地望着地里的年轻育种者感慨道,如今农业院校里40岁以下从事育种工作的年轻学者很少,尤其是近些年招的研究生以女性居多,并非年轻人不愿意干,而是高校的评价体系、人才引进机制存在制约。
   如今,一个又一个“麦娃”相继诞生成长成才,“麦父”却老了,育种重担还没来得及换肩,岁月就已浇白他的黑发。站在秋日夕阳的余晖里,凝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校区这片试验田,73岁的王辉沿着田垄边走边看,目光满是深情……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3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