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子长县旭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工人正在进行秸秆青贮作业 本报延安讯(王东东 记者 张小雄)近年来,陕西省子长县积极响应国家“粮改饲”号召,大力推广玉米秸秆青贮技术,鼓励农民将农作物的秸秆资源转化为牛羊的优质草料加以利用,不但实现了农业生产废料的循环利用,也为农民增加了经济收入。昔日被群众废弃或当燃料烧掉的玉米秸秆,如今在该县成了“香饽饽”,全县12万亩玉米秸秆有了好去处。
秸秆变废为宝村民喜上眉梢
9月14日,子长县寺湾便民服务中心凉水湾村苏照胜夫妇一大早就开着三轮,拉着一车的玉米秸秆,早早地就来到了该村玉米秸秆青贮现场,为的就是能把他们家的玉米秸秆青贮打包,早日卖出个好价钱。
记者在现场看到,村民不停地将玉米秸秆输送进秸秆打捆机里。伴随着打捆机的“隆隆”响声,一捆捆规格整齐的秸秆被“打包”成块,呈现出一派忙碌的景象,不时还有村民开着拖拉机将秸秆送了过来。
“种了大半辈子庄稼,没有想到这看似不起眼玉米秸秆也能换钱了。”苏照胜一脸笑容地向笔者算起了一笔账:“我家的9亩玉米秸秆今年打算都就地青贮打包,平均每亩玉米地秸秆能打35包,每包的价格都在20元以上,再加上我在外打工挣得3万元,今年收入预计能有4万元。”
与此同时,凉水湾村村支书井伟的电话不断,都是要购买青贮饲料的客户。井伟说,他们全村现在有1200亩的玉米,预计今年能打4万多包,每年陕西安塞、宝塔及本县的养殖大户都抢着来买,有时还供不应求。
秸秆青贮技术实现“一举三得”
来到子长县旭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一股酒糟清香味就扑鼻而来,沁人心脾,该公司负责人委世言正在和工人正在将玉米秸秆粉碎进青贮池内进行密封发酵。
“玉米秸秆表皮又硬又亮,牲畜吃下去,不好消化,而且不易储存,通过青贮后,玉米秸秆鲜嫩汁多、气味芳香、质地柔软、适口性好、消化率高,是牛的‘营养美餐’。我建了12个青贮池,能青贮秸秆1000多吨,足够1000多只羊和200多头牛吃上一年了。”
该县畜牧局草原站站长史雄如介绍,玉米秸秆青贮技术就是将保持青绿或部分青绿的玉米秸秆切碎,通过微生物厌氧发酵和化学作用,在密闭无氧条件下制成青贮饲料,供家畜食用。
玉米秸秆青贮实现了“一举三得”,不仅保护了农村的生活环境,让农村变得更加美丽和干净,还让它们成为牲畜的“美餐”,更是为农民增收致富起到了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