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效益兼顾
污水横流、臭气熏天,是很多人对养殖场的固有印象。然而,浙江绍兴市上虞区富强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生猪养殖场内却是空气清新,一片翠绿。
这是绍兴较早采用亚热带农业生态所绿狐尾藻治污技术的企业。
“原来企业每年的污水处理费用有600多万元,有的月份最高可达113万元。而现在,一年的治污费用不超过18万元。此外,现在排放不超标也省下了一大笔罚款。”该公司掌门人阮柏龙告诉记者。
采用此项技术还产生了其他效益:狐尾藻收割后,可作为青饲料给猪当“补品”,一年节约饲料成本50余万元;养鱼的收入保守估计每年也有15万元。该企业尝到了甜头后,又同亚热带农业生态所合作,新培育300亩狐尾藻基地,为周边污水治理提供方便。
“我们的技术在企业等一线用户中还是比较受欢迎的。”亚热带农业生态所研究员李裕元表示,关键是成本低、效果快,不需要什么设备和运行费。
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在湖南部署3个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专项项目时,全部采用了以中科院绿狐尾藻生态治理技术为主的治理途径。
技术优势
“绿狐尾藻是我们筛选出的一种仅能在高氮磷水体中旺盛生长,且在其生长的湿地或水体中具备高效去除有机物和氮磷的独特湿生植物。”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所所长吴金水表示。
经过7年研究,该团队确认绿狐尾藻对氮磷的吸收能力是污水处理常见水生植物的2~10倍。同时,在我国南方,其生长期长达10个月以上。
“经过大量试验研究,我们实现了绿狐尾藻湿地的双重经济效益:一是绿狐尾藻湿地滋养了大量可作为水产养殖业优质饵料的浮游生物;二是绿狐尾藻是一种高产、优质的饲料和绿肥。”吴金水介绍说。
目前,该技术已在湖南、湖北、浙江等9个南方省(市、自治区)得到广泛应用,在北京、河南、山东等北方省市也在进一步试验推广。
加大推进资源化利用
近3年里,该团队还大力研发绿狐尾藻生物质资源化技术,开发出针对绿狐尾藻大规模收获和干燥脱水的机械设备,使绿狐尾藻生物质成为优质畜禽饲料。
“采用绿狐尾藻湿地治理有机物和氮磷污染,可实现治污与资源化利用的统一,有望使水污染治理成为高经济回报的新产业,使农业污水治理转变为自发行为。”吴金水表示。(据《中国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