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是新疆库尔勒尉犁县兴平乡东干渠棉花种植大户李强特别高兴的一天,他利用粉垄技术在159亩盐碱地上种植的棉花增产了,这一天他等了三年。
当天,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清华大学、新疆农科院等单位专家对“粉垄盐碱地高效种植棉花”项目示范田进行了测产验收。记者在现场了解到,粉垄区较对照区增产籽棉124.7公斤/亩,增产率达到48.8%。
让李强更为惊喜的是,困惑了他三年的盐碱地终于有解了。此前,经过清华大学、新疆农科院等单位检测,粉垄区耕层总盐度较对照区降低40%以上。
“粉垄盐碱地对其土壤有明显的淡盐作用,效果还是很明显的。”清华大学北京市盐碱及荒漠化地区生态修复与固碳工程技术中心副教授王淑娟告诉记者。
据了解,传统农业耕作是一种犁翻式碎土整地方式,一方面容易让底层盐分上翻,另一方面,土壤毛细管功能容易将下层盐分上移。
“粉垄耕作,土壤均匀细碎,则改变这两方面的状况,创造了良好的淡盐条件。”这一技术突破也得到了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所研究员卢昌艾的认可。
粉垄技术主要发明人、广西农科院研究员韦本辉向记者介绍,粉垄技术是通过一种螺旋型钻头对耕作层全层土壤均匀细碎,且土层不改变的方法进行淡盐改良,实现盐碱地碱化度下降而促进作物正常生长发育,达到既增产又能保水、生态的目的,是一种物理性改造盐碱地的方法。2009年至今,这项技术已在全国21个省区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在不增加人工成本和水、肥、农药的情况下,采用粉垄耕作的作物产量可提高10%~30%。
专家们表示,目前我国可利用的盐碱地约有2亿亩,如能全部用粉垄技术改良利用,对于我国的耕地保障和粮食安全意义重大。(综合《人民日报》、《中国科学报》)韦本辉展示粉垄种植的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