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实习记者 申昕光
有这样一群大学生,从2014年至今,他们坚守初心,利用业余时间帮助陕西省周至县红旗村蜂农技术养蜂,提高蜂蜜产量和质量,销售蜂产品,树立新观念。让身处大山深处的农民,看到了脱贫致富的曙光,当地村民称他们为“小蜜蜂”。他们就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创行团队的大学生队员。
守着好蜜,客商却不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创行团队队长易安晴告诉记者,周至县的红旗村地处秦岭深处,光开车上山就得近两个小时,客商要是没赶上每天早晨7点从周至县城发出的大巴,想要进山起码要步行大半天时间。
记者联系到了红旗村村主任丁广仁,他表示,红旗村太穷了,4年前架了移动塔却一直没有搭线,至今村里都没有信号覆盖到。“说句难听话,信息不畅通,交通不方便,就这条件,客商谁还愿意来?”
“浓情蜜意”,学生帮扶
2014年,西农创行团队来到红旗村,发现这里虽有优质的蜂蜜,但村民们的生活却很贫苦。于是,帮助红旗村发展蜂蜜产业脱贫致富,就成为西农创行团队的帮扶项目,特别取名为——浓情蜜意。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据易安晴介绍,为了和村民建立信任关系,创行团队的队员常常在红旗村一住就是10天左右。睡硬板床,吃农家饭,帮村民做农活,辅导留守儿童做功课,挨家挨户做调研,了解村民的养蜂技能,帮农民核算养殖成本,联系销售渠道,还邀请陕西省中蜂养殖协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专家教授,到红旗村讲解生产技术,并免费发放病虫害防治药品以及专业书籍。
守得初心,终见花开
“西农的大学生不仅改变了红旗村贫穷的现状,还革新了村民的思想和观念。”丁广仁表示,如今的红旗村的村容村貌已焕然一新,村民从原来的靠天吃饭变成了依靠科技致富。由于更新了生产技术,村里的蜂蜜不仅产量大增,质量也比原来更高,现已有多家蜂蜜企业上门收购村里的蜂蜜。2015年,是红旗村蜂蜜产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因为在这一年,全村人均收入破天荒地突破了1万元,一举摘掉了“穷帽子”。
易安晴告诉记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创行团队成立9年来,始终坚守“帮扶”初心,积极开展社会公益项目,红旗村只是其中的一个。“每一个项目,对帮扶地区的群众来说,是一次机遇;对参与到其中的队员来说,是人生中一段宝贵的经历。守得初心,终见花开。”易安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