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要想早致富,快去种果树”。眼下,种植果树已经成为一些农民致富的法宝。但如何种果才能走上致富的道路?本版中,依靠破眠和限根栽培等农业科学技术致富的曹仁福;采用科学种植管理技术的陈囿余;坚持施用生物有机粪肥,走生态种植之路的李庆斌……这些果农向技术、向管理、向生态要效益,既“鼓了口袋”,又“富了脑袋”,使果树真正成为果农持续增收致富的“钱袋子”。
曹仁福:用科技打造浙江台州的“吐鲁番”
曹仁福,浙江台州市路桥超藤葡萄果业合作社理事长,葡萄种植专家。
近年来,他依靠国家的富民政策科学致富,成为当地的农业科技致富带头人,不仅把手里的土地种出了“新花样”,还带领当地很多村民走上致富之路。近日,笔者慕名采访了他。
采访中,笔者了解到,1996年,曹仁福与兄弟曹仁财一起,在台州市路桥区蓬街镇启明村村两委的帮助和支持下,发动同村的几个朋友,开始了葡萄大棚种植试验,并创新了大棚葡萄破眠和限根栽培等技术,且积极进行农作制度的创新,进行了“葡萄+豆类作物”的种植模式,使闲季的土地得到了有效的利用。“葡萄和豆类植物怎么合理分布也是很有讲究的,不能喧宾夺主。一亩地最多只能套种1/3的豆类植物,否则大量枝叶会影响到葡萄的光合作用,妨碍其健康生长。”曹仁福说起种植经验,头头是道。
种植农业的关键,是尽量减免自然灾害造成的影响。台州是台风的青睐地,如何避免自然灾害,让葡萄有好收成?曹仁福为此做了大量尝试,终于成功研究出了葡萄种植上的破眠技术。“这样一来提前上市的优质葡萄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能帮助农民增收。二来因为提前成熟,使得大棚葡萄一般在7月初就能采摘完成,正好赶在台风前做好拆除薄膜等防台工作。”曹仁福说。
与此同时,曹仁福带领合作社里的农技骨干积极培育、引进适合在台州生长的优质葡萄品种,逐步淘汰晚熟品种,大面积推广早熟、中熟品种。“还要在施肥上下功夫。我们现在基本上不用氮肥了,用得最多的是有机肥,以及植物制成的生物农药,由此来保证葡萄的‘绿色’品质。”曹仁福说,合作社使用的葡萄种子,很大一部分是从美国、日本等国家择优引进过来的。
“10年前,我们可能会注重每亩产量,但现在我们通过有效控产来保证葡萄品质,虽然产量可能只是以前的一半,可是每斤葡萄的价格却翻了好几番,果农增收自然不在话下。”曹仁福总结到。(章诗荟)
陈囿余:开阔思路科学管理 种猕猴桃结富果
又到了猕猴桃成熟的季节,在陕西商州猕猴桃人工种植较少,但有一位农民已与号称“水果之王”的猕猴桃结缘20多年,他就是商州区大赵峪龙山村的陈囿余。8月12日,笔者见到了陈囿余,谈及种植经验,他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
20年前,陈囿余经过调查,发现商州人工种植猕猴桃的人很少,而且猕猴桃好管理、抗病能力强,很适合在商州的气候条件下种植。为了更加了解猕猴桃种植,他专程前往猕猴桃种植之乡陕西周至考察,经过几天的学习,他下了决心,花了4000多块钱,一口气买了600多棵猕猴桃幼苗,成了村里第一个种猕猴桃的人家。
树苗种下了,为了科学管理,陈囿余专门订了科技报,还买了一本《猕猴桃种植技术》的书来学习。“说是好管理,但猕猴桃和别的农作物一样,冬天怕冻,夏天怕旱,着实让人操心。”陈囿余说,最初因为资金紧张,投入少,每逢夏季,传统的灌溉方式都不能满足猕猴桃良好生长的需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狠下心来,花了1万元打了33米的机井。此外,猕猴桃还非常害怕大风的袭击,特别是在7至8月刚挂果时,一阵大风吹来,还没有成熟的猕猴桃就会刮落一地,交过“学费”之后,陈囿余把搭架的木桩都换成了水泥的,用铁丝重新搭架,才减少了类似灾害的发生。
陈囿余每年都会自费去农高会,接触一些新科技、新品种。他说:“虽然我是个农民,但种植果树也要讲究科学,所以一定要思路开阔,多接受新信息。”(谢非 肖云)
李庆斌:种植生态李 客多不愁卖
“这里的空气比城里好得多,李子现摘现吃更加生态。”8月18日,在四川丹棱县顺龙乡官厅村四组桐子湾家庭农场的李子园里,100多名游客尽情体验采摘乐趣。
李子园业主李庆斌介绍,以前,他家的李子都是靠人工运到山下,再卖给收购商。今年,他首次与一家公司合作,利用生态猪产生的粪肥浇灌脆红李,还按照该公司的生态种植标准进行种植,不施农药化肥,李子的品质得到大幅提升,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来农场摘李子的游客一波接一波。
“种生态李,公司会想办法帮着找销路。这样,我们种植户就不愁销路了。”李庆斌说,采用“公司+农户”的模式后,李子被公司统一收购,公司利用微信、互联网平台发布生态脆红李的相关消息,吸引游客前来体验采摘。李庆斌家有脆红李和冰糖李10余亩,亩产2000公斤左右,公司统一收购加游客体验采摘,一年下来收入可达14万元左右,效益相当可观。(赵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