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三农视点 各地动态 惠农政策 扶贫开发 创业致富 农村维权 美丽乡村 前沿科技 科技杨凌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种植养殖 绿色农资 农产品安全 涉农企业 家庭农场 专业合作社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陕西大荔冬枣 农民脱贫致富的“摇钱树”
文章字数:1301
      图为广东客商正在考察大荔冬枣,准备收购。

    本报记者 梁小波 
    金秋送爽,冬枣飘香。在全国闻名的冬枣之乡陕西省大荔县,冬枣更是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摇钱树”。该县从2001年开始种植冬枣,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如今冬枣已遍布大荔县各个乡镇,带动当地农民收入翻了两番。冬枣,已俨然成为大荔县农民增收的一把利剑。
    小小的冬枣是怎样在群众心里扎根的?近日,记者驱车来到大荔冬枣的发源地大荔县安仁镇,体会冬枣给群众带来的幸福。
    种植冬枣 铺就脱贫致富路
    8月25日,记者来到位于大荔县安仁镇东南1.5公里处的小荀村。今年,村四组村民马承祖可是羡煞旁人,他家3.5亩温室大棚冬枣被义乌客商以26万元的高价订购。当着记者的面,他算了一笔账:冬枣卖了26万元,兼职冬枣代办每年能收入十来万元,算下来,全年收入能达到40多万元。“冬枣是一条致富的高速路,载着我在小康之路上飞奔。”马承祖放下水杯,笑容灿烂地告诉记者。
    “以前小荀村主要种植棉花和富士苹果,2001年,村支部一班人赴山东考察,回来时引进了冬枣300多亩,通过在梨枣树上嫁接,第二年,300亩冬枣挂果,每斤卖到30到50元,巨额的收益红了其他群众的双眼,冬枣种植风迅速在全县各镇刮了起来。”安仁镇镇长郑宏告诉记者,安仁冬枣的发展,小荀村功不可没。
    现在,安仁镇12万亩耕地有5万亩都种上了冬枣,其中,大棚冬枣已发展到3.9万亩,占到全镇冬枣种植面积的80%以上。冬枣已成为安仁镇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提品质强管理 大荔冬枣不愁卖 
    近年,随着冬枣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一个困扰着广大枣农的问题也日渐凸显。“9月,是关中地区的雨季,同时也是冬枣的成熟季,冬枣怕雨,每年都有很大一部分的冬枣受雨水影响,表皮开裂,降低品质、商品率,是影响枣农收入的一个最大难题。”郑宏说。
    为了防雨,冬枣成熟时,有群众就在自家地里搭起防雨棚,保证冬枣品质,后来,群众在防雨棚的基础上又发展起来春暖棚、温室棚。同时,镇政府多次和县农业银行协调,上门为枣农提供低息贷款,加速设施冬枣的普及。
    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再提升品质。近年来,安仁镇多次联系组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教授进枣园,实地传授冬枣管理技术。“但和群众自发的学习一比,还是小巫见大巫了。”郑宏谦虚地说道。
    “全国冬枣看大荔,大荔冬枣看安仁”。安仁冬枣个大、皮薄、味甜、上市早,每到冬枣成熟季,全国各地的客商纷纷相邀安仁,将这“天下神果”流通到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处。目前,全镇5万亩冬枣已有2万亩大棚冬枣被客商订购,每亩定价均在两万元以上。
    树品牌谋发展 促进“三个实现”
    目前,全镇已有五万亩冬枣(其中3.5万亩已挂果),十五个专业合作社。谈及冬枣产业发展,郑宏郑重地对记者说了“三个实现”:到2016年年底,全镇挂果冬枣要达到50000亩,实现产业化成熟发展;实现人均一亩枣,人均收入破万元;实现合作社作为龙头,打造产供销一条龙的安仁品牌。
    郑宏说,目前安仁镇的冬枣还是以客商收购为主,未来三年内,镇政府将着力推动合作社发展,将红星等品牌打造成全国知名的冬枣品牌。近期,镇上还将在基础条件较好的小坡村打造一个集沿黄旅游、休闲观光、大型冬枣交易市场为一体的冬枣产业园,走产业化之路,稳定冬枣销售渠道,让冬枣不负群众脱贫致富的“摇钱树”之称。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3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