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大爷与相濡以沫六十多年的老伴何光英合影 何光英22岁那年,干了一件影响她一生的事情。这件事,她干了60年,当年的青春少妇,如今已经是82岁的耄耋老人。
那一年是1956年,何光英把朝鲜战场上受伤瘫痪的丈夫、一级伤残军人古臣坤,从成都的荣军医院背回了重庆忠县的老家,由自己伺候,直到现在。现在,82岁的何光英和85岁的老兵古臣坤,居住在离县城最远、最偏僻的一个乡下,生活得安宁、欢乐,充满了欢声笑语。
当年出征的帅小伙,坐都坐不起来了
1934年,何光英出生在重庆忠县双桂镇九龙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50年,还不到16岁的何光英就嫁给了家在邻村的古臣坤,来到了石宝村生活。
新婚没有几个月,朝鲜战争爆发。1951年2月,春节还没过完,华北军区就来到忠县征兵,乡里一共征了12名新兵。
这时候的何光英还不知道,自己新婚不久的丈夫古臣坤已经偷偷报了名,被接兵部队选中。村里安排了何光英和几名年轻上进的姑娘去给新兵戴“大红花”,她才看到了丈夫也站在新兵的队伍里。
古臣坤编入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7军201师601团。在朝鲜战场上,古臣坤先后参加了1951年秋季防御作战、1952年秋季反击作战和1953年夏季反击作战等战斗和战役,三次荣立三等功,当上了副班长,一直到双方签署停战协议,都平平安安,眼看就要盼来回国的日子。
但坏消息还是在1954年到来。就在回国前几个月,古臣坤驻守的坑道突然塌方,全班12个人全部被掩埋。古臣坤埋得最深,伤得最重。等挖出来送去抢救,古臣坤腰椎以下瘫痪,已经再也不能站起来。
经过战地医院的紧急治疗,古臣坤后被送到了位于成都的荣军医院休养。这时的古臣坤,已经和当年出征的帅小子完全两样,两腿肌肉萎缩,大小便不能自理,甚至坐都坐不起来了。
硬把丈夫背回了家 古臣坤回国后,没有把消息告诉何光英,他已经下定决心不再拖累爱人。但回国的同村战友碰到了在地里干活的何光英,还是没有忍住说了出来:古臣坤残废了,在成都。
何光英用了三天四夜赶到了成都,终于辗转见到了丈夫。“还是回家好,外头哪有家里好。”古臣坤不想回家,怕拖累家里人,何光英就又哭又说。在做通丈夫的思想工作后,这个20来岁的女人,把丈夫背上,启程回家。
4次转车转船,500多公里水路山路,何光英硬把丈夫背回了家,开始了漫长的一生。我们只想说何光英有很多快乐。在这个偏僻的山村里,古臣坤和何光英生育了两个儿子,现在已经有了重孙。
“我们没有困难” 在何光英的悉心照顾下,古臣坤卧床60年,虽经几次手术,但身体状态良好,容光焕发,除了耳朵有些背,老人的思维清晰,当年的大多数事情都还记忆犹新。镇政府和武装部的人说,老两口从来没给他们提过一个要求。对来看望的人,何光英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我们没有困难”,然后就是不停地说谢谢。
欣慰地是,国家和当地政府、武装部给予了老兵尽心的照顾,帮助翻修了房子,何光英把家里收拾得干净利索。每月有3000多元的各种赡养费用和补贴,如果不生病住院,在当地生活基本有了保障。(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