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鄂尔多斯温暖全世界”广告词曾经家喻户晓,如今科技合作改变了内蒙古鄂尔多斯荒漠草原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在回答记者提问时,用“北斗放牛”的实例说明我国科技发展给百姓带来的变化,这“北斗放牛”就发生在鄂尔多斯草原上。
“北斗”太空翔 电脑放牧忙
“牛羊在哪儿吃草,要往哪儿跑,坐在家里全知道,再也不用骑着摩托奔波了。”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牧民图门桑坐在家里,点击着鼠标说。
杭锦旗实施生态移民工程以来,牧民们都被转移到了离牧区20多公里以外的移民新村,管理牛羊成为困扰牧民们生产、生活的大难题。2014年,在内蒙古科技厅组织下,“卫星放牧系统”在杭锦旗投入实施。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华力创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北斗设备制造团队联合开发出适用于荒漠草原推广的北斗卫星放牧定位与通信设备、北斗卫星放牧地理信息平台及手机APP软件等一系列北斗卫星放牧信息化系统。
山羊住黑棚 暖季也增绒
阿尔巴斯绒山羊是荒漠草原上的优良畜种,羊绒珍贵。山羊天冷才生绒。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北极神绒牧业研究所研究员巴雅斯胡良发现了在黑棚光控条件下绒山羊暖季增绒的现象,并总结出绒山羊增绒技术在当地推广。据此,自治区科技厅于2014年组织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鄂托克前旗北极神绒牧业研究所、普盛能源集团与蒙古国草业协会4家国内外科研部门,共同实施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专项——蒙古高原绒山羊生态养殖技术模式研究与应用项目。
通过技术集成,项目示范区绒山羊暖季平均增绒量已达到传统冷季羊绒产量指标,平均个体产绒量年增加50%~70%,产绒从一年一茬突破到一年两茬。平均每只羊纯增收益141.85元。鄂托克前旗牧民苏亚乐图算了一笔账:“我养的羊有200只,在黑棚里面搞科技增绒后,每年产两茬绒让我的纯收入增加近3万元。” (据《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