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以来,全国很多省份出现了持续降雨天气,雨季长、降雨强度大,尤其是南方多地遭受洪涝灾害,这样的气候条件为农作物病害的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专家提醒,洪涝过后要重点防治水稻稻瘟病、玉米大小斑病等病害,积极应对、主动防治,最大限度控制好雨后农作物易发病害。
水稻稻瘟病流行选好药剂防治
水稻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上的重要病害,近几年,随着种植面积扩大、菌源累积,水稻中前期叶稻瘟病发生呈加重趋势。今年雨水来得早、雨季多,温度又不高,这样的气候条件极易造成水稻稻瘟病的发生和流行。全国农技中心病虫测报处预测,七八月份,西南东部、江汉、江淮、东北南部降雨偏多,有利于水稻稻瘟病发生和流行。全国农技中心防治处研究员赵中华表示,阴雨天加上高温缺乏日照,给作物病害的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生育期短、抗病性差的水稻容易产生稻瘟病。
赵中华建议,防叶稻瘟选用75%三环唑WG30~50克/亩或40%稻瘟灵EC100~150克/亩,预防纹枯病选用1%申嗪霉素SC50~75毫升/亩或20%井岗霉素50~75克/亩,防细条病和细菌性基腐选用20%噻菌铜SC或20%菌毒清AS100~150克每亩。为了克服多雨天气用药后易受雨水冲刷的矛盾,在喷施药液中添加有机硅或“激健”增效剂,以保障防治效果。
玉米大小斑病蔓延需及时控制
在病害发生的三要素中,气候条件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一些借风雨传播的病害,遇到适宜的气候条件病菌孢子就会侵入导致发病。玉米大小斑病就是如此。今年多雨气候条件会加重玉米大小斑病的发生。这种病害病程短、蔓延快,一旦发生玉米叶片将由下而上迅速蔓延,造成叶片提前枯死,影响玉米壮秆大穗的形成,对玉米产量影响较大。
在防治策略与技术上,要突出更换用药品种,改用30%甲·丙(甲环唑、丙环唑复配剂),达到一次用药,主治大小斑病,兼治纹枯病、锈病的目的。对发病的田块,每亩用30%甲·丙30~40毫升对准玉米叶面喷雾。玉米茎细菌性茎基腐病也是受风雨影响较大的病害之一,一般发生在玉米中后期,其发生程度在年度间和品种气候条件下差异较大。田间发生症状主要是危害玉米茎干,造成腐烂并有异味。防治可用50%氯溴异氰脲酸600倍喷雾。
蔬菜育苗期猝倒病易发抓紧时机防治
雨后正是大白菜、甘蓝、秋延后青椒等蔬菜播种育苗季节。高温高湿条件会加重多种蔬菜苗期猝倒病的发生,一旦控制不力即可毁苗,延误蔬菜最佳播栽期。防治方法应在蔬菜出苗期用69%烯酰·锰锌800倍液喷雾。同时,出苗后要控制苗床浇水,防止人为增加湿度加重病害的发生。(
石华)
链接 三伏天蔬菜还需勤管理 进入伏天以后,气温高、光照足,是每天光照时间最长的节气。进入汛期,雨水增多;各种作物生长旺盛,杂草、害虫迅速滋长蔓延,需加强田间管理,还要及时采收,秋茬作物的播种育苗也已开始。
设施蔬菜需精细管理 温室、大棚种植的番茄、黄瓜、茄子等各类蔬菜都到了果实采收盛期,植株生长迅速,蒸腾量大,需水量多,管理好坏关系到产量和品质。
调节适宜的生长环境 温度 根据不同作物和天气情况来调节适宜作物生长的棚室温度。番茄等喜温性作物晴天的白天从太阳出来至下午2时为23℃~30℃,下午2时至日落为26℃~23℃,夜间18℃~20℃;芹菜等叶类菜白天为20℃~25℃,夜间为10℃~12℃。阴天的白天温度应降低3℃~5℃。避免棚室温度过高或过低,尤其要保持10℃~13℃的昼夜温差。
空气湿度 对于同属于喜温的瓜果类蔬菜,对空气湿度要求也不同。辣椒喜湿润的生长环境,在晴天中午应在行间喷水或安装微喷喷雾来增加空气湿度;番茄、茄子喜干燥的生长环境,适宜湿度为45%~60%。通过通风排湿、减少浇水量等措施降低空气湿度,既保证作物正常生长,又能够防止病虫害流行。
光照 晴天中午光照过强,会对作物产生不利影响,降低产量和品质,还会造成芽枯和日灼等生理性病害。在晴天的上午11时至下午3时,在棚顶覆盖遮光率60%~70%的遮阳网,或喷洒“利良”降温材料来遮光和降低棚内温度。
及时采收
采收过晚不仅影响果实和植株生长,而且降低品质。尽量在晴天的清晨采收,产品的品质和口感都好于其它时间采收。
及时整理植株
打叶 去除植株下部的老叶、黄叶、病叶和侧枝,以有利于通风透光和减少养分消耗。一般番茄、黄瓜每株保持12~16片功能叶;茄子、辣椒每株保持30~40片功能叶。
适时扪尖 番茄长至预定果穗时扪尖,一般每株结果4~6穗,最上部果穗的上面留2~3片叶后摘去顶尖。
疏果
将番茄、辣椒植株上过多的花和果实及早疏去,并且将畸形果和每个果穗上过大、过小的果实及早疏去,以达到果形周正、果实均匀、商品率高的效果。
科学浇水施肥
应根据天气、作物长势和土壤墒情进行科学浇水。以小水勤浇的方式较好,番茄、茄子一般5~8天浇水一次;黄瓜、辣椒3天浇水一次,避免过分干旱和一次浇水过多。一般在拉秧前30天停止追肥,可采取叶面喷肥来快速补充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