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8日,陕西省现代农业园区提质增效推进会在宝鸡召开。记者在会议上了解到,“十三五”期间,陕西将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提质增效”进度,完善硬件设施,加强生产源头整合治理,促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把现代农业园区切实打造成生态、安全、高效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领头羊”。
■本报实习记者 时艳英
现代农业园区引领陕西农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陕西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加速推进,在引领农业转型升级,提高农民收入上已显成效。作为陕西省第三批省级现代农业园区之一的眉县齐峰猕猴桃现代农业园区,就是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据了解,该园区规划建设成国家级猕猴桃批发交易中心和猕猴桃现代技术集中展示区两大版块,欲打造一家集种植、销售、产品展示、电子商务及物流运输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园区。园区建成后,将对引领该省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产生明显的示范带动效应。
这仅是陕西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一个缩影。据统计,目前,陕西省已认定省级现代农业园区336个,带动建设各级各类园区2350个。各类园区建设面积510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11%,形成了“点上突破、面上带动、板块推进、规模发展”的基本格局。陕西省省级园区增加值达到179.5亿元,占到全省农业增加值的10.5%,园区平均利润1079万元,投入产出比5.6:1,成为单位面积效益最高的农业业态,现代农业园区为引领全省现代农业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有效路径。
加快建设提质增效
尽管陕西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仍存在着技术集成水平低、创新能力不强、产业链条单一、特色定位不明晰、农民参与度不高等问题,这就要求陕西农业现代园区建设必须加快提质增效步伐。
“‘十三五’时期,是农业进入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关键期、提质增效转方式的加速期。省级现代农业园区是重点突破的‘点’,转型升级示范县是集中打造的‘片’,产业板块产业带是辐射带动的‘面’,要加快园区提质增效步伐,集中抓好22个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县建设,推动点片面相结合,提升产业整体水平。”陕西省农业厅厅长白宜勤在会议上强调,要通过“反弹琵琶”,推行“倒逼机制”,力争打造5个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培植10个加工知名品牌并尽快补齐加工业这个短板;要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各地应立足园区,调整品种结构、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大力发展优质、安全、特色、高端的农产品,使农产品更好地贴近市场、契合消费、适应需求;同时要把园区作为优势产业的聚集地、产业脱贫的重点区,引导和吸纳贫困地区农民群众进入园区,增强广大农民的参与感和获得感。各地要紧盯“强产业、保供给、促增收”的目标,拉动产业提档升级、带动农民脱贫致富,走出一条园区引领型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