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对于江苏省昆山市的170名新型职业农民有着不一样的意义,他们不仅拿到了《新型职业农民证书》,将自此被正式纳入社会保险体系,享受社保补贴。同样是在6月,在陕西省有20名职业农民先后收到了录取通知书,将于9月入学,接受为期三年的全日制高职教育。自2012年农业部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以来,各地对职业农民要不要培训,怎样培训,培训后有什么出路进行了调研探索,在今年6月举办的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经验交流会上,给出了一份答卷。
教育培训,务农也要学习深造
陕西省20名农民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9月份即将入学,接受为期三年的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消息一出成了农民朋友圈里的“响雷”,农民要去接受高等教育,有这个必要吗?之前也有人曾提出质疑,专家讲授的专业知识老百姓能不能听懂,能不能与实际种地相挂钩,对种地多年的老农民要不要继续学习、继续深造?广西南宁市武鸣区罗波镇旧陆斡村新型职业农民黄必文在交流会上给了自己掷地有声地回答。
“从事马铃薯冬种时,面临新技术难题和种植资源缺乏,自己是有心无力。现在种地,已经不能再像以前祖辈父辈那样,一把锄头一袋种子就可以搞定了,必须要有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精神,专业的知识技能和高水平的市场经营能力,这些都是需要从别人身上学习的。”黄必文说。
模式探索,就地取材有新招
湖南省长沙市在辩证发展中找出路,让农民由过去“要我学”变为现在的“我要学”。将统一办班与自主培训相结合,由市县统筹,多部门联办,乡镇农校、田间学校承办,构建常态化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
认定扶持,让农民成为有尊严的职业
2016年3月,江苏省昆山市率先制定了《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纳入社保体系的新型职业农民补助办法。
随之2016年5月,江苏省苏州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工作的通知》,赋予了《新型职业农民证书》更高的含金量,除了让农民技术提升外,更让他们切实感到农业是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是份体面的职业。(据《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