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过去几年,国内种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低价微利的现实冲击下,不少种企或被淘汰出局。面对重新洗牌,每家企业都把目光投向了“互联网+”,去年,当传统种企还未觉醒,商业大佬已经纷纷入局,淘宝、京东、爱种网、田田圈等相继上线。
A、种业与电商已“成婚”
在传统行业中,种业体量不大,市场化水平一直较为滞后。然而,作为一种有生命的商品,将种子销售从线下搬到线上,这在农业领域引发了热烈讨论。质疑者多认为:种子使用具有地域性,且储存运输都有特殊的要求;再者,网购种子也缺乏合法性,一旦发生事故,维权难度极大,这些固有特性都决定了种子不宜“触网”。但种子电商仍被行业极度看好,甚至许多业内人士直言:在农村电商沸腾的今天,种业很难再置身事外,如果种企硬要逆势而行,恐将加速被淘汰出局。
在阿里研究院专家陈亮看来,种业电商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种子企业应当积极拥抱互联网。同时,行业内缺乏大型的、有品牌保证的直销电商,这是巨大的市场机会;就目前而言,种业电商已引起电商平台的关注,并且引发规则上的改变,比如收货期延长等。
B、亟待补上技术服务的短板
过去,由于种子销售绝大部分采取经销代理制,互联网的意义正是在于渠道再造。而毕竟种业电商才刚起步,当前农民网购种子的总体份额,可谓微乎其微。“过去,厂商无法获得终端农户全面信息,这些都集中在经销和零售商手中,大部分种企对这两方依赖严重;同时,中间渠道臃肿低效并吞噬大量利润,系统农技服务也十分不足。打通这些信息流,正是解决农资行业‘痛点’的关键所在。”爱种网负责人指出。
近些年,由于阿里、京东、金正大等大平台的渠道下沉,阻碍农资下行的物流制约正逐步得到解决。但在渠道扁平化的同时,如何填补技术服务的空白,成了最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业内专家表示,农资电商涉及信息流、资金流、物流、技术服务的互联互通,远非将产品放到网上销售这么简单。
C、布局电商不只是搭平台
种业电商的崛起,无疑将取代部分传统渠道,两者本身存在竞争关系,能否各自取长补短,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创新模式,而并非颠覆。由于农资电商尚在发展中,最终形态如何,目前仍是雾里看花。但业内对此存有共识,就是建立电商生态圈比单纯建平台更重要。
不难发现,当前企业在布局互联网转型时,都不是纯粹地搭建平台做电商,而是以农业大数据为基础,通过构建各种作物生长模型和种植模式,匹配农资、农技、农产品销售、信息、金融等服务,进行多维度扩展。
可以预见的是,目前各大企业和平台都在谋划搭建自己的生态圈,还将会有一轮厮杀。许多业内人士也指出,在构建生态圈时,如何建立禁止跨区域经营的审核机制,以及降低网购种子可能潜在的种植风险,这些难题都需要地方政府加强监管,同电商平台打配合战,否则在种业电商“黄金时代”的今天,“泡沫宿命”也将不无可能。(朱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