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我国农药工业将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进一步调整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减少环境污染,增强粮食安全的保障能力。企业只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体系,才能加速创新制品种的产业化进程。
生产许可制度门槛低
虽然,我国农药工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是,其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例如,农药企业规模小、竞争力弱、技术水平低等。在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副研究员、江苏省小麦产业链高级分析师张宗毅看来,我国实行农药生产许可制度,但企业取得农药企业建立许可、农药产品生产批准许可、农药产品生产许可的门槛较低。
张宗毅指出,我国的农药登记门槛相对较低,农药管理混乱,每年新登记农药残品高达数千个,最高在2009年曾达到8543个,去年登记产品也高达3294个。而每年美国正式登记的新药只有不到100种。
随着各项政策的要求,农药工业“优胜劣汰”也是促使行业进步的一个必要过程。“为了达成目标,首先需要提高产业准入和产品生产准许门槛,比如对生产设备、技术、规模、知识产权、排污等方面的要求提高。”张宗毅认为,具体而言,生产企业必须获得农药产品正式登记、并投入更多的固定资产、人员、资金等要素,才能建厂、生产、销售农药产品。
环保倒逼农药产业升级
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同步推进,对于农业中的农药产业也提出了更高和更新的要求。有业内观察者认为,这种新的变化促使我国农药工业不得不向高效、安全、经济和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引导农药生产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提高回收率、减少污染物产生、开发三废治理技术设备。相应地,“十三五”期间要求农药废弃物处置率从“十二五”期间的20%提升至30%,副产物资源化利用率提高30%。
综上所述,农药行业中的一些企业在新环保法的监管要求下,一些无力承担高昂的环保改造等治理的企业将会退出市场。(产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