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势头迅猛,未来前景极具想象空间。数据显示,我国已建成的4万多个旅游景区(点),一半以上分布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全国乡村旅游景区(点)每年接待游客超过5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2000亿元。
旅游不仅是休闲,近年来也成为实施精准扶贫的新动力和新机遇。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敏尔5月19日在此间召开的首届世界旅游发展大会高峰论坛上表示,目前,贵州省发展乡村旅游的自然村寨突破3000个,去年乡村旅游接待1.59亿人次,乡村旅游收入706亿元,最近5年带动64.7万人脱贫。
“发展旅游业有助于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有助于提升贫困群众的文明素质,有助于保护自然生态和民族文化。”陈敏尔表示。
十三五”期间,中国每年预计实施200万贫困人口通过旅游业发展实现脱贫;到2020年,通过乡村旅游带动1000万贫困人口脱贫。陈敏尔表示,发展旅游,对于贵州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实施大扶贫、大数据两大战略行动,用好自然生态和民族文化两个“宝贝”,实现百姓富、生态美两者有机统一,具有重要意义。贵州这些年找准了可行的项目抓手,加快推进100个旅游景区、70个旅游小镇和1000个特色村寨建设发展,建立了一套考核评价体系,形成了项目化抓旅游的良好氛围;构建了“快旅慢游”的服务环境,打通旅游交通“最后一公里”,疏通景区线路“毛细血管”,以大交通带动大旅游。
据中国国家旅游局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形成15万个乡村旅游特色村、300万家乡村旅游经营户,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超过20亿人次,受益农民5000万人。(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