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访专家:本报专家团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杂果专家、高级工程师张志诚
本报实习生 王萌
授粉不良 花器不完全或雌蕊退化会造成花后1~2周内的落果,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上年夏季管理不善,影响了花芽的分化和花器的形成,或花粉不育实、发芽率低,失去了受精能力,落掉的果多是发育未完全的果。
幼果缺素 缺乏相应的元素和营养也会导致幼果脱落,生长期缺乏蛋白质的供应,幼果停止发育,3~4星期左右时,幼果脱落。5~6月正是胚与新梢旺盛生长的时期,需要大量的氮元素,若氮元素供应不足,就会导致落果,但是氮元素过量,也会导致新梢生长过旺,从而夺走果实所需要的营养,导致落果。
病虫害 红蜘蛛、蚜虫、介壳虫、桃蛀螟、潜叶蛾、细菌性穿孔病、流胶病、红点病及落叶病等病虫害除直接对花、果造成危害外,还会造成树势衰弱,导致落花落果。另外,为了防治病虫害,开花期、幼果期喷洒氧化乐果或辛硫磷等有机磷高毒辣农药,也会造成大量落果。
气候原因 花期刮风下雨都会影响受粉,进而影响座果率并造成早期的落果;干旱缺水,不能满足花期、幼果期生长需要的大量水分,会造成落花落果;长期阴雨连绵或下大雨,果园排水不及时,常造成积水,影响植株养分的正常吸收而造成落花落果;桃树开花较早,此时气候极不稳定,早期的低温冻害会对桃树受粉有很大影响,造成落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