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陕西省神木县沙峁镇新四村的王东飞在南京市参加一个特色食品展销会,他忙着销售从神木老家带去的两万多斤红枣。参加展销会是王东飞打开市场的平台,为何要远赴南京销售呢?王东飞表示,由于去年红枣丰收,虽丰收却难增收,红枣严重滞销。为何会出现滞销,红枣产业发展究竟遇到了什么麻烦?
红枣之困整个产业“听天由命”
近年来,榆林红枣种植面积增加较快,但大部分枣林密度稠、树体高、树枝密,红枣多数处于粗放管理状态。特别是青壮劳力的减少,给病虫害联防联治、低产枣园改造带来困难,红枣产业呈现“放任自流、听天由命”的带病发展态势。
由于粗放管理,特别是滥用化肥,导致枣树抗体减弱、病虫害严重,结出的红枣酸味明显、颗粒变小、皮厚肉少、虫枣居多,市场认可度不高,难以卖上好价钱。一份调研报告显示,因为气候、管理粗放等原因,导致红枣裂果、霉烂、虫枣多、品质差、产量低、卖不上价钱,致使枣农生产的积极性降低,对枣园的投资、管理就难以跟进,红枣的品质和产量很难提高,红枣产业形成了恶性循环。
解困之路鼓励深加工提高附加值
“要想做大产业,还得走精深加工的路子,现在政府非常鼓励、支持红枣企业深加工,做有创新的品牌红枣,利用电商把红枣销售出去。”神木县万镇大学生“村官”张亮说,2012年他办起了红枣咖啡加工企业———陕西华和实业有限公司,就是要不断延伸红枣产业链,以红枣为原料生产新产品,挖掘红枣产业潜在价值,提高红枣附加值。
红枣增产,仅靠当地的红枣企业还是无法全部收购,加上新疆枣的冲击,红枣滞销严重。“一斤枣卖不到2毛钱,我们外出打工一天能挣200元左右,所以我们很多枣都没有采收,采收一天卖的钱还不如我外出打工的钱多。”佳县通镇村民康阿娟说。
为此,榆林去年出台了很多的红枣促销措施,对所有收购的企业,只要收购红枣就给予贷款贴息的扶持。再就是实施资金奖励政策,针对收购数量在200万斤/年以上的红枣加工企业,奖励10万元,500万斤/年以上的奖励20万元。
展望未来力争5年后走出困境
几年来,榆林已经改造低产枣园55万亩,其中,清涧县实施低改20.4万亩,佳县20.55万亩,吴堡县4.7万亩,在“优胜劣汰”的原则下,针对近年扩张的非优生产区的红枣,一些品种严重老化和劳动力严重缺乏、枣农信心不足区域的枣树将会被逐渐淘汰。
今后五年榆林红枣产业将进入深度调整期,同时,也是进入全面提升期的关键五年。榆林将实施“红枣产业抢救工程”,力争通过五年的努力,让红枣产业走出困境、健康发展、持续壮大。(安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