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五一劳动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全国劳模代表座谈时说,劳动模范是劳动群众的杰出代表,是最美的劳动者。
对于这些最美的劳动者而言,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不仅是国家、社会对于他们工作的认可,更是他们“最美”的证明。记者采访了多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一起听听他们的故事,看一看他们身上有哪些特质?为何他们能被称为“最美”?
坚守 18年换来清波如碧
在福建省福州,守护晋安河18年,河美了,他们变老了。
刚踏上环卫小船的时候,罗祥英夫妻也没想到这份工作,一做就是18年。
那一年,罗祥英33岁,皮肤还没那么黑,眼角的皱纹也只是淡淡的。
每天清晨,夫妻俩就登上环卫船,一叶扁舟漂泊河上,中午在船上吃饭,过年也很少回湖北老家。
几天前,老杨的手被河里捞上来的铁钉割伤,罗祥英心疼,命令他休息。老杨担心连天的暴雨让河道变脏,根本不顾手指发炎,硬要工作。
“让他在家睡,他也睡不着。”罗祥英边用网兜打捞河上漂浮的树枝,边“吐槽”老杨。
老杨尴尬一笑,没有回嘴。他心里明白,妻子何尝不是一样倔?一股蛮劲儿,总得比别人多干,比别人较真。
有人酸她:“这么拼命,想当劳模?”
罗祥英眼里含着泪花,“好几次不想干了,想家想儿受不了,只有专心干活会让我心里好过一点”。
清理内河18年,青春随着河水渐渐逝去。社会认可了他们:罗祥英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杨兰芳也被评为“福建省二十佳城市美容师”。
夫妻俩成了名人,别人问有啥感想。“我也说不出什么大道理,我只知道劳动让人更有价值。”罗祥英回答。
陪伴了罗祥英夫妻18年的晋安河静静流淌,清澈的水波见证着他们的人生意义。
激情 “90后”电焊工青春绽“花火”
高大的厂房、焊花飞溅、弧光闪烁……在“90后”产业工人朱强的眼里,这是独属于他的“浪漫”。随着城镇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进城逐梦,“新生代农民工”逐步占据中国产业工人数量的6成。1990年出生的朱强年龄小、技术高,不仅是行业里的一把好手,在国内外焊接大师技能比拼中也拔得头筹。 焊工的工作环境复杂艰苦,高温、烟尘、噪声、射线……黄色安全帽、土色布工装、钢板劳保鞋、石棉手套、防尘面具,加上施焊时要套上的焊帽……一套行头
少说也有20斤。16岁进入焊工行业,朱强一干就是10年。焊花绚烂,落下的是滚烫的焊渣。时常,焊渣从裸露的衣领、袖口、裤腿飞溅到皮肤上,灼伤在朱强身上留下许多伤痕。
“好工人没有不吃苦的,贪图安逸做不了技工,更做不了焊接技工。”同伴纷纷离职,朱强却从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激情。
焊接30吨十字钢柱,普通工人要焊一周,朱强只要4天。别的工人焊接返工率在10%左右,而他的返工率几乎为零。
仅仅5年,朱强成为基地里最年轻的班组长。他带着“尖刀班”,实现了一次探伤合格率100%的奇迹。
香港环球金融中心、世界上首座桥建合一的大型站房武汉火车站、国内最高穹顶形剧院新疆大剧院等100多个地标建筑的构件上,都留下了朱强和他的班组的印记。
“青春有很多种,我的青春就像一根焊条,在仅有的长度里,单调却亮堂。”朱强说。
极致 泥胚中“拉”出“大国工匠”
江西省景德镇传统制瓷有72道工序,绝非一人可以完成,即使要把其中一道工序做到极致也是难上加难。
在群山环抱、高人聚集的景德镇三宝瓷谷,占绍林乐在其中。
22年前,16岁的占绍林从鄱阳湖畔的小村庄来到景德镇,第一次坐在拉坯机前时,学拉坯对他来说只是找一个“饭碗”。
占绍林说,极致的呈现背后往往是枯燥,数十年如一日,方能炉火纯青。
瓷泥贵,为了多上手,占绍林就捡些废泥浸泡后反复练习;拉坯机少,他就趁着师傅休息偷偷去练……一年半出师后,生性开朗的占绍林广交朋友,不断吸取、融合不同技法,数年时间便攻克景德镇拉坯难题,将原来需要三次成型的瓷器大件一次成型,令老工匠们也赞叹不已。
近年来,占绍林每年要接待来自海内外的2万多名大学生前来参观,留在工作室学习的大学生每年也有上百人。
“把工匠精神的火种传播给他们和教会技法一样重要。”占绍林说,“工匠精神需要数代人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而我还在通往工匠精神的路上。”(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