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实习生 莫瑞琪
牛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类动物共患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是口腔粘膜、乳房和蹄部出现水泡,发热到39℃~41℃,近几年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的林清教授表示,虽然说口蹄疫是人畜共患病,但大家不必害怕,自建国以来并未发现此病有传染给人的迹象。
患病的牛饮水量、采食量、产奶量均下降,生长速度也减缓,且此病传播速度快。林清形象地描述,通常发现的时候只有一两头牛患病,几个小时之后,就有十几头被传染了。口蹄疫的主要传播途径分为空气流通传播、唾液传播、粪便和尿液传播,而且大小牛均可传染。隔离治疗一旦发现有牛患病,需立即与健康牛隔离开来,并静脉注射补充水分,将乳房和蹄部的溃烂结疤处弄破,用紫药水或浓的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口蹄疫并不是什么可怕的病害,治疗得及时,一周就康复了,不过犊牛的死亡率稍高一些。”林清如是说。
预防为主“预防才是重中之重”,林清强调,春秋两季需要给牛注射疫苗,怀孕6个月以上的母牛需要在生产之后再补防,防止对胎儿造成伤害。在注射疫苗后十二天产生抗体,在这期间内也不能大意,可能还会有患病的可能。平时也要注意圈舍的消毒,及时处理粪便,减少传染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