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各地冬小麦陆续进入抽穗和扬花期,与以往不同的是,在河北省,农民在地里撒施化肥、在田埂上扒开口子大水漫灌的浇水施肥方式已不多见,取而代之的是微喷灌、自走式喷灌、固定式喷灌和水肥一体化技术。
控水压采让地下水资源“喘口气”
“种麦子最怕旱,苗旱了节拔不出来,到收的时候准定减产,这大半年就白搭进去了。”刘军波说,当时,省土肥站的节水技术专家作了水肥一体化试验示范,村民都不太相信,浇水量减少了,施肥量也少了,产量还能有啥保证?
带着这些疑问,刘军波勉强答应了专家用他们家的地做示范试验,安装了微喷灌水肥一体化设备。等到作物收获时,他算了一笔账,用了水肥一体化之后,冬小麦亩节水95方,夏玉米亩节水45方,并且冬小麦平均亩产增产50公斤,夏玉米也增产15%。“节水节肥还增产,我打开阀门就把活儿干了,特别省事。”刘军波说,“只要政策支持,我会一直用这个技术。”
——不仅农民受益,生态环境更得以改善。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可以有效地缓解地下水超采的严峻形势,让连年过度利用的地下水资源“喘口气”。
减肥增效需要集成土肥水技术
蔬菜的生长期需要充足的水分和肥料来保证,在地下水压采背景下,如何既确保用水量减少,又保证蔬菜用水的稳定供给,就成了首要解决的问题。当地农技推广人员采用地膜覆盖技术和水肥一体化技术相结合,既确保水肥能到达蔬菜根部,满足蔬菜生长,又减少了水分的蒸发损失,降低了用水量。
永年县申光伟家的大棚里,种满了西红柿、黄瓜等蔬菜作物。“以前都是大水漫灌,大棚也都是大水大肥地灌,每茬每亩用水量300~400立方米。”申光伟说,自从用上了水肥一体化技术,地里用水量比原来减少了2/3,节肥1/3左右。还因棚内不再过湿,作物病害明显减轻,农药用量也相应减少。
——蔬菜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解决了土体结构不良、漏水漏肥问题,促进了蔬菜大规模成片种植。
一控一减水肥一体化担当重任
水肥一体化技术与传统模式相比,实现了渠道输水向管道输水转变、浇地向浇庄稼转变、土壤施肥向作物施肥转变、水肥分开向水肥一体转变,促进水分与肥料对作物的有效供给,提高了水肥利用率,从而减少用水量和用肥量。
全国农技中心节水处处长杜森表示,下一步,农业部将根据不同地区气候特点、水资源现状、农业种植方式及水肥耦合技术要求,在东北西部、西北、华北、西南、设施农业和果园六大区域,以玉米、小麦、马铃薯、棉花、蔬菜、果树六大作物为重点,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确保到2020年推广面积达到1.5亿亩,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控水减肥效果。
——要打赢控制农业用水总量和减少化肥用量这“一控一减”攻坚战,水肥一体化要担当“主力军”。(王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