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发生的一些有关土壤问题的事件,再一次将土壤污染防治推向了“风口浪尖”。4月25日,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作年度环境报告时说,今年将出台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土十条”)。对此,相关人士指出,该计划的出台以及专项资金的支持表明我国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要有“大动作”。
“全国详查”要摸清家底
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彭应登指出,我国土壤污染防治面临着问题的复杂性和基础的薄弱性。同时,针对土壤修复,我国也缺乏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体系。
面对“困局”,中国也在不断寻求解决之道。陈吉宁表示,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将启动,以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为重点,实行分级分类管控;完成土壤环境质量国控监测点位设置,建立土壤环境基础数据库;健全土壤污染防治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推进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
近百亿资金“鼎力相助”
土壤污染问题的解决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财政部日前公布的2016年中央财政预算中,新增了土壤污染防治专项预算项目。数据显示,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2016年预算数为90.89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53.89亿元,增长145.6%。
此外,环保部也给出了专项资金支持。根据环保部4月15日公布的2016年部门预算,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管理的预算资金达到2000万元。
环保产业成“绿色引擎”
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院长张益指出,目前国内土壤修复产业产值仅为环保产业产值的1%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30%左右的水平,未来随着相关修复治理工作的推进,预计可形成万亿级的市场规模。(据《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