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荣有机苹果——个大、形正、色艳、肉脆、味甜……在山西省万荣县当地,到处都能看到这样的宣传语。
山西省万荣县果业局副局长闫文玉近日介绍:“出口到国外的苹果都是这样的有机苹果,我们万荣县已有1.4万亩苹果获得有机转换证书,认证面积位居山西省前列。”
那么,这样的一个苹果,是咋种出来的呢?
万荣县泓泽润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苏小冬告诉笔者,一个这样的有机苹果,要经过大小24道工序,要给苹果“穿”上双层衣服,还要给它铺反光膜,防病虫不用有机种植禁用的化学药剂。
所谓给苹果“穿”上双层衣服,就是“膜袋+高档纸袋”的苹果“双套袋”技术,这是万荣果农们自创的。
“这项技术表现出膜袋和纸袋的优势效应互补作用,既发挥了膜袋的温室效应,表现果树增产、果面光洁、裂纹少、果面不污染,又体现了纸袋的暗室效应,使果面褪绿彻底、着色鲜艳。”苏小冬解读着果农们的智慧。
为了让苹果更鲜红,万荣果农还要进行剪叶、转果、铺反光膜等多道工序。闫文玉告诉笔者,剪叶子其实是特别繁重的活儿,为了让果农有干劲,就告诉他们,果实成熟后,剪去周边的叶子,可以让摘掉纸袋的苹果着色均匀,变得鲜红,变得更好看,每斤可增加一毛钱的卖价。果农一边劳动一边心里就可以默念“一毛、一毛、一毛……”,以减轻劳动的疲倦,而转果子的时候,果农们就又会念叨着:“五毛、五毛、五毛……”全红的果实更受消费者喜欢,又可以增加五毛的卖价。为了让一个苹果360度着色,果农们还在地上铺上反光膜,让苹果的萼洼处也着色。
走进苏小冬的水果有机化管理生产示范基地,笔者发现园内树下长的草和别的地方不一样,笔者了解到,这种满地青草名叫“诸葛菜”,又称“二月蓝”。
“诸葛菜的根是直的,向下竖直扎根,死了以后,就好像在地上打了一片筛子眼,能保持水土和增加土壤通气性。苹果的根也是要呼吸的,所以我们要种这种东西。”苏小冬解释说。
土壤有门道,肥料也不一般。有句民谚:“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苏小冬说:“现在用鸡粪等施肥,同时还增施有机肥提高果园有机质含量。防病菌不再打多菌灵等化学药剂,改打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等矿物源制剂。”
采访中,笔者感慨于一个优质苹果的繁杂生产程序,苏小冬却说:“生产苹果就与人生孩子是一样的道理,还没有生,就得准备优生优育。”(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