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跑腿,从不敷衍;助残济贫,风雨无阻;为公办事,早出晚归。作为一名乡村调解员,他凭着直爽亲和的性格和雷厉风行的做事态度,用汗水和激情化解了一个又一个矛盾,平息一场又一场纠纷。虽然身体残疾,但他却用单手独臂谱写着一曲曲邻里和睦、家庭和美、民风和畅的和谐乐章。他就是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宣风镇珠亭村的“独臂大侠”阳昌绍。
“没有右手,我还有左手”
1987年,23岁的阳昌绍在造纸厂上班时不慎被机械扭断右手,落下终生残疾,未婚妻也因此离他而去。一度痛苦迷茫的阳昌绍在政府和企业的关心照顾下,重新拾起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他总是在心里给自己鼓劲儿:“没有右手,我还有左手。”
此后,阳昌绍开始学习用左手拿筷、写字,处理日常事务,适应新的工作岗位,用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克服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难题。阳昌绍的日子慢慢富足起来,他娶妻生子,买车建房,生活幸福美满。
2005年,村委会换届选举,阳昌绍以高票当选为村委会委员,并担任村委会调解员,负责村里的综治维稳工作。从此,他任劳任怨,不求回报,满腔热情服务乡村百姓,努力把安宁祥和送给每一位父老乡亲。
苦口婆心,勇当父老乡亲的“代言人”
在农村,许多矛盾纠纷往往是由一些琐碎的小事引发的,如果调处不及时,就会激化矛盾。2011年3月,阳昌绍接到电话:“你快点过来,要出人命啦!”等老绍赶到现场时,老易家宅院门口,已经有几十人操锹弄棍,剑拔弩张。原来,即将进入农忙时节,几户人家为争一条水渠闹了起来。面对一触即发的形势,他耐心劝说当事双方,从人情到法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从事调解工作一定要有耐心和爱心。”阳昌绍常这样说,有了爱心就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也更容易敞开和解的大门。村民阿成在奉新一家石场被砸伤了双腿,丧失了劳动能力,然而,赔付款却迟迟不能到位。阳昌绍了解情况后,亲自带上阿成的伤残鉴定书和《劳动合同法》来到奉新,每天早晚,阳昌绍就堵在场负责人办公室和家门口讲事实、摆法理,直到负责人给出了合理的补偿费用,为此,阿成对阳昌绍感激不已。
播撒和谐,村民把他当成知心朋友
2011年,芦溪县在村级推广成立“杨斌圣群众工作室”,将调解功能向社会管理、群众工作方面延伸。作为珠亭村工作室的负责人,阳昌绍比以前更忙了,这家小两口闹矛盾了,那家邻里打架了,重点工程项目建设被阻挠了,交通肇事死人了……每次,他总会放下手头的事,急速赶赴现场,挨骂受气他不嫌,婆婆妈妈他不恼,啰啰嗦嗦他不厌,每一次都能妥善调解好事情。
播撒和谐,传递幸福,这是阳昌绍全身心投入调解工作的不竭动力。这位基层普通共产党员为社会的稳定、为乡村的和谐、为邻里的和睦撑起一片湛蓝的天。(文明)
编辑点评:作为村调解员,阳昌绍始终一身正气,坚持原则,为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奔波劳累;他深知残疾人和困难群体的痛苦和无助,能设身处地、尽己所能地济困助残。正是因为有了许许多多像阳昌绍这样甘于牺牲、乐于奉献的大爱天使,我们的社会才更加美好,人与人之间才更加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