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三农视点 各地动态 惠农政策 扶贫开发 创业致富 农村维权 美丽乡村 前沿科技 科技杨凌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种植养殖 绿色农资 农产品安全 涉农企业 家庭农场 专业合作社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由简单的一对一拨打电话,发短信诈骗,发展到改号电话、木马病毒等高科技技术手段作案
花样翻新的网络诈骗
文章字数:1034
   娱乐节目中奖、冒充QQ好友发布虚假爱心传递、微信点赞诈骗、“猜猜我是谁”诈骗……近年来,利用电信网络实施的诈骗犯罪不仅成为老百姓的烦心事,也给群众造成财产损失和利益损害。
    公安机关前不久从实践中梳理出了常见的48种电信诈骗手法,并向社会公布。
    非法获取大量公民个人信息
    通过中介注册成立公司,招聘50余人,下设“客服部”、“业务部”、“操盘部”等部门,以“公司能调动大量资金操纵股市”、“有实力拉升股票”等为诱饵,骗取股民交纳数千元不等的“会员费”,不到一年时间共骗取344名被害人钱款共计376万余元。
    从网络上非法获取大量公民个人信息,聘用多人冒充中国老年协会、保健品公司工作人员身份,以“促销”、“中奖”为诱饵,向一些老年人电话推销“保健产品”,累计达3000余人次,涉及全国20多个省份,骗得钱款高达188万余元,这是最高人民法院日前公布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典型案例。
    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三庭副庭长李睿懿表示,不法分子利用“炒股”、“保健”、“银行卡透支”等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设计骗局,花样翻新,迷惑性极强。更有甚者,还在海外设立窝点,便于脱逃,如福建省晋江市吴金龙等人发送“医保卡出现异常”虚假信息案。
    网络诈骗“画皮”难破
    电信网络诈骗这种远程非接触性的犯罪正在给侦查破案带来新挑战。李睿懿指出,电信网络诈骗是伴随着网络信息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类型的犯罪,和传统的诈骗犯罪相比,其主要特点有:
    ——犯罪的智能化程度较高。最初只是简单的一对一拨打电话,发短信进行诈骗,现在逐步发展到利用网络改号电话、木马病毒、微基站设备等高科技技术手段作案。
    ——空间跨度大,欺骗性更强。不法分子利用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抓住群众心理,步步设套,诈骗的手法不断翻新,使人防不胜防。
    ——地域化、组织化色彩明显。现在,电信网络犯罪诈骗案件大多数是共同犯罪、团伙作案,各个环节分工明确,专业化程度高。同时,个别地区出现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地域化的趋势。
    紧急“止付”急盼生效
    专家认为,网络诈骗屡禁不止与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不完善有一定的关系。如电信诈骗涉案的银行账号在过去缺乏有效的紧急止付手段时,很多受害人汇完钱后过了一段时间发觉上当,公安机关接到报案以后,请银行配合进行紧急止付。由于过去银行内部缺乏法律依据,也没有配套机制,所以没有发挥有效的作用。
    李睿懿说,随着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专项行动的开展,银行在这一方面已经做出了根本性的改变和转化。银行的紧急止付机制已初步建立,并开始发挥积极效果,相信今后还将发挥更大作用。(据新华社)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3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