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碧玉泉果业农民种植合作社理事长爱家宏(右一)在展示刚结出的枇杷果。 ▲3月19日,彭明禄夫妇在自家枇杷园里疏花疏果。 ■本报实习生 丁义锋
陕西省安康市地处汉江之滨,以秦巴山脉为屏,造就了北方唯一一个特殊的自然气候条件——亚热带气候,这种气候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这里果树品种繁多,枇杷就是其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品种,在当地政府及林业部门的高度重视下,枇杷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有效带动了当地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3月18日至21日,笔者来到美丽的安康市,探究这里枇杷产业发展壮大、促农增收的奥秘。
自然资源缔造产业发展环境
走进当地枇杷园内,葱绿的枇杷叶子内点缀着黄色的小花,很是喜人。安康市汉滨区林业局种苗站站长罗发涛对笔者说:“安康属亚热带气候条件,适合枇杷的种植和生长。安康是我国最大的硒矿贮存地,硒矿富含的微量元素是一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95%的硒矿都在秦巴汉江水域里,加之秦巴山脉昼夜温差大,成就了自然含糖量的合理性,使得这里产出的枇杷不但品质好,口感也不错,深得各种年龄段消费者的喜爱。”
自然气候条件,使得枇杷的成熟时间介于南方水果季节已过,北方水果未成熟这个空档期,恰到好处。加上春夏正是旅游的旺季,为水果的销售提供了有利条件。
品种升级调整产业供给结构
安康市汉滨区赢湖镇清泉村的果农彭明禄夫妇种植枇杷已经有七八个年头了,如今,他们种植有18亩枇杷园。“最早我们都是在房前屋后零散的种点自己吃,有了多余的才会拿到集市上去卖,那时种植枇杷的收入几乎为零。”3月19日,彭明禄回忆说。1996年,有一个人的到来,促进了村里枇杷产业的发展。
1996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朱廷凤退休后到赢湖旅游,对这里的自然环境很感兴趣,就住下来开始研究当地的水土气候状况,最后认为这里的环境、气候、土壤等都非常适宜枇杷种植,于是给予技术支持,从此枇杷产业在瀛湖镇开始发展。
据罗发涛介绍,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西部经常闹电荒,依托这里的地况优势,国家在汉江上建起了安康水电站,建水电站需要库区移民,政府就鼓励移民户种枇杷,每户给予600元的支持。枇杷产业开始在瀛湖镇发展壮大起来了。
近几年,随着解放钟、大五星枇杷以及长虹、田中两个枇杷新品种的引进,加之科学的种植管理方式,现在已形成以大五星品种为主的枇杷品种,这些枇杷新品种味道好、颜值高,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从开始的传统种植方式到现在的科学种植方式,这个变化不容易呀!传统种植,病虫害大,一斤三五元都没人要,新品种枇杷大,颜色好、口感香甜,在收获的季节卖到每斤20元,来的晚的客户还有可能买不到,去年我家仅种植枇杷收入就十几万元!”彭明禄感慨道。
据了解,由于当地枇杷品质好,畅销北京等大中城市,种植的农户越来越多,农户种植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枇杷正成为陕南继柑橘之后又一特色水果产业。
集约种植共赢发展
清泉村村委会书记曹文宝2012年大学毕业后就来到清泉村工作,三年多来,他切身感受到村里枇杷从少量种植到科学种植、大面积集约化种植的巨大变化。
如今是碧玉泉果业农民种植合作社理事长的爱家宏,两年前从外地打工回到清泉村带领乡亲们种植枇杷。“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广大农户拧成一股绳来发展产业,解决了一家一户分散生产和经营中所难以解决的诸多问题,可以带动整个区域的农户共同发展,是做大、做强产业的最好途径。”爱家宏告诉笔者。2014年,刚回到清泉村的爱家宏看到村民们种植观念比较落后,单打独斗的意识比较浓,认为这样不利于做大产业,于是在清泉村流转了500多亩土地,把农户闲置的土地利用起来种植枇杷,还带头组建了安康汉滨区碧玉泉果业农民种植合作社,注册了“玉岚清泉”枇杷商标,带动当地果农一起发展经济。2015年,他又在离他们村不远的邻村桥新六组流转了1000亩土地来发展枇杷产业,并吸引了很多外出打工挣了钱的村民回村来投资,如今已初有成效。
曹文宝告诉笔者,目前汉滨区共有十几个农业合作社,其中以枇杷为主的有5个,分布在赢湖镇、流水镇、恒口镇、关庙镇以及旬阳县的吕河镇。近两年来,全区枇杷合作社的种植面积以每年不低于5000亩的速度增长,目前,赢湖镇规模最大的合作社接近上万亩,农户种植枇杷的收益连年提高,切实尝到了种植枇杷的甜头。
立体服务助推产业链发展格局
枇杷产业目前成为汉滨区赢湖镇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以前,曹文宝最头疼的是枇杷的运输问题,“通往清泉村的路只有窄窄的一条,如果两辆车相遇,错车也只能勉强通过,更别提枇杷成熟季节来收购枇杷的车辆了。”曹文宝告诉笔者。可喜的是,安康市政府、汉滨区政府在2016年的第一次常务会上已经决定把他们现有的通村公路拓修成二级公路,勘测已完工,马上就开工建设。新修建的公路也将为当地枇杷产业发展拓宽一条致富路。
枇杷鲜果的保质期常温下是一周,不利于长途运输,只有通过深加工,才能拓宽和延深产业链,提高其经济效益。“每年农户在疏花疏果时,浪费掉大量的枇杷花,如果把疏掉的枇杷花制成枇杷花茶,资源就可以最大化的利用了。”曹文宝说道,枇杷也可以制成枇杷干、枇杷酱,枇杷饮料等产品,提高枇杷的附加值,来满足消费者不同层次的需求。
“现在村里的枇杷产量还不够充足,每到枇杷成熟季节,往往会供不应求。”3月20日,爱家宏向笔者提出了自己遇到的难题。接下来,他打算扩大种植面积,引进更多的适合当地种植的新品种来提高枇杷的产量和质量。他还打算等今年枇杷成熟后,带着产品去国家有关的权威机构检测出“硒”在枇杷中的具体含量来,让消费者吃得舒心,吃的放心!
打造品牌促进产业供给侧改革
“我们需要打造安康自己统一的枇杷品牌,扩大种植面积,提高种植技术,统一规划,科学管理,在发展一镇一品或一村一品上下功夫,打造绿色无公害的枇杷产品。”提及当地未来枇杷产业的发展,罗发涛如是说。
曹文宝更加强调打造“绿色无公害”枇杷品牌的重要性。“我很有信心,我的目标是让每一块空着的地里都种上绿色的枇杷,尽快打造一个‘绿色无公害’的枇杷品牌。”曹文宝说道,他要指导农户科学施肥,集中采购农药,真正做到肥料、农药使用的科学、统一。在肥料的应用上,他打算充分采用“林上林下”战略,让地尽其能,树尽其力,也就是树上结果,树下再种别的经济作物,比如种草肥用于还田等。爱家宏则说,他打算把“玉岚清泉”的枇杷品牌做大、做响,从而得到更多消费者的认可。
在采访中,笔者深深地感到,安康发挥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优势,借助科学的管理方式,打造自己的品牌,生产绿色无公害的水果,进一步构建枇杷产业标准化生产体系、科技研发体系、经营组织创新体系、市场品牌体系,用科学的管理、发展的眼光和思路,推动当地枇杷产业供给侧改革的步伐,给广大果农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