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蘸水面是陕西十大面食之一。杨凌是地名,过去不叫杨凌,叫杨陵,因隋文帝泰陵在此而得名。1997年国家首个“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在杨陵成立,改“陵”为“凌”,意在高翔。杨陵蘸水面也就顺势变成了杨凌蘸水面。字虽然变了,不变的是蘸水面的做法、味道,以及杨凌人无论走到哪对它的那份情怀。
“面白薄筋光、油汪蒜辣香、汤面分盆装、越嚼口越香。”这几句顺口溜,说的是杨凌蘸水面的特点。
先说面,必须是上等面粉,和面时给面盆里倒入适量的面粉,再把提前准备好的淡盐水慢慢加入到面粉中。一边慢慢倒入盐水,一边慢慢搅动面粉,再慢慢地揉捏,直到揉成一个光滑的面团,再用湿布或者保鲜膜盖上面团饧
面。和面时一定要做到“三光”,
即面光、盆光、手光。只有这样,才能扯出又薄又筋的面条。这就是所谓的:面白薄筋光。
再说汤。吃蘸水面必须用大碗,碗大汤就宽。汤是西红柿鸡蛋汤,做汤很有讲究,给炒锅倒入适量油,然后把少许热油浇到准备好的蒜泥里,只听“吱吱”数声,蒜泥立马变色,蒜香味溢满厨房。这个蒜泥汁是吃面时必备的。用剩余的热油爆炒姜葱,然后再把西红柿放入翻炒,并加入调料:包括盐、五香粉、醋等;再加水,煮开后转小火让它慢慢熬,熬好后加入鸡蛋液。
佐以蒜泥辣椒油,配上菠菜、苜蓿、大青菜、荠菜等时令蔬菜。那个香味令人垂涎欲滴。这就是“油汪蒜辣香”。
杨凌蘸水面的面和汤是分开的。饧好的面扯成两指宽,一米长短,入汤锅煮熟;形似裤带,因此又叫“裤带面”。煮熟的面捞到准备好盛面的面盆(面盆加入温开水,夏天用凉开水)。随后端上桌,吃面时从面盆往碗里拉时要有点耐心,因为蘸水面的面条特别长而且非常筋道,又很滑爽,不小心就会把汤碗里的辣子汁溅出来。
关中汉子吃蘸水面,端的是小盆一样的耀州高把老碗,宽宽的一碗汤,圪蹴在地上,筷子挑起宽如裤带的面条,咬一口嘴角溢出红彤彤的辣子油,那个美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附属中学马亦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