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三农视点 各地动态 惠农政策 扶贫开发 创业致富 农村维权 美丽乡村 前沿科技 科技杨凌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种植养殖 绿色农资 农产品安全 涉农企业 家庭农场 专业合作社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2015年陕西省果业经济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实现了“十二五”的圆满收官,“十三五”期间——
陕西果业将迎三大发展机遇
——访陕西省果业局局长高武斌
文章字数:2736
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王海明 
    果业,是陕西的一张靓丽名片。据统计部门权威发布,自1998年以来,陕西一直位居中国第一水果大省,水果种植面积、产量和产值均为全国第一,水果面积和总产实现“十五连增”。果业成为陕西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亮点,在繁荣农村、富裕农民、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2月24日,在陕西省果业工作会召开之际,记者采访了陕西省果业局局长高武斌。
    记者:高局长,您好!您能简单地谈一下陕西果业在“十二五”期间所取得的成就吗?
    高武斌:2015年,陕西省果业经济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实现了“十二五”的圆满收官。具体表现在,陕西成为全国第一水果大省,苹果产量跨上1000万吨台阶,全省果业增加值预计可达到400亿元,较“十一五”末增长一倍以上,占到种植业的近三分之一;苹果基地县果农人均年收入过万元。
    2015年,是陕西果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梁家河村苹果园,对陕西省苹果产业提出了殷切期望;5月26日,陕西省委赵正永书记在《陕西日报》发表“小苹果、大产业”署名文章,为陕西省以苹果为主的果业产业实现转型升级提出了指导性意见;还有其他领导的支持和指导。正是由于中省领导对陕西省果业产业的重视和支持,陕西省果业呈现总体良好态势。主要表现在:果品生产稳定发展,果业科技创新力度加大,果品销售总体情况良好,果业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成效初显。
    记者:您认为,陕西省为此做出了哪些努力?具体做了哪些工作?
    高武斌:“十二五”期间,陕西省出台了全国首部果业地方性法规,编制了现代果业发展规划;创新了苹果栽培模式,实现了苹果的“北扩西进”和猕猴桃的“东扩南移”;建立了陕西果业专家库,组建了专家咨询委员会;组建了省果业集团、海升、华圣苗木公司;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联合建设水果试验站19个,国家、省、市、县互为补充、资源共享的市场体系构架基本形成。并以企业、合作社为主体“开店、办网、联园”,建设水果品牌店300多家。
    记者:在各方的努力下,目前陕西果业已成为陕西大农业中效益最好、风险最小、竞争力最强和辐射带动面最大的产业。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在“十二五”取得成就的基础上,您能谈谈“十三五”期间陕西果业的发展目标吗?
    高武斌:“十三五”是我国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型期,也是陕西省果业实现“二次创业”的关键时期。“十三五”期间,陕西省果业发展要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依托资源环境条件和发展基础,围绕“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总体定位,突出“苹果、猕猴桃”两大拳头产品,带动水果多样化发展,努力走出一条品种技术先进、设施装备精良、产业布局合理、经营机制有效、经济效益优良、生态环境友好的新型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由水果大省向果业强省的转变。力争到2020年,全省果业整体实力领先全国,果品质量、果农收入和果业组织化、信息化、规模化等指标基本达到现代化水平,实现“果业强、果农富、果乡美”。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年,陕西果业工作的总体要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理念,坚持改革创新,全力推进果业转型升级发展,唱好四季歌,打好开春仗:做好果园管理及防灾减灾工作,推进苹果产业转型升级,实施猕猴桃规模扩张与品质提升,促进水果多样化发展,提高苗木繁育推广水平,提升果园水肥和机械化水平,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强技术培训和产业扶贫工作,加强果品贮藏和加工能力建设,加强市场信息工作,加强品牌整合与宣传工作,切实抓好果品营销工作,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贸易,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强果业系统自身建设。
    与此同时,陕西果业将着力同步实施“五大战略”:第一,全产业链战略,抓住种业、生产、加工、贮藏、营销和观光等环节,实现产前—产中—产后高效衔接,产加销及贸工农一体化发展;第二,转型升级战略,推进果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资源依赖型向科技驱动型、分散兼业型向规模专业型转变,促进三产融合互动,实现经济总量增长、结构优化、质量和效益提升;第三,全球化战略,以国际贸易拓展和交流合作为重点,与中亚五国建立“新丝绸之路苹果产业经济合作带”,推动果业向欧美辐射;第四,可持续战略,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零增长行动,增加有机肥,确保产业与生态共赢;第五,品牌化战略,建立以公用品牌为基础、企业品牌为主体、产品品牌为特色的品牌体系,拼力打造国家级和国际品牌。
    记者:回顾“十二五”,展望“十三五”,我们为陕西果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也为陕西果业未来发展之路充满信心。但机遇和挑战并存,您认为目前陕西果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是什么?
    高武斌:我认为,在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受全面深化改革的拉动,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为陕西省果业发展带来难得的历史机遇:一是宏观环境更加有利,产业发展面临良好机遇。在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农业转型升级的驱动力更加强劲,农业现代化的原动力更加多元。这一切,果业充当着生力军,由传统农业向新型农业转变,陕西果业无疑具有标杆意义。二是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央脱贫攻坚计划,为加快陕西省果业转型升级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以中哈苹果友谊园为代表的苹果产业,成为“一带一路”的领头羊;农民平均收入的七成来自果业,水果成为名符其实的“扶贫果”和“致富果”。三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大力推动“关天一体化”,打造全国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为陕西果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区域发展环境。果业发展仍有广阔空间,目前我国水果人均消费量较发达国家低30%左右,“十三五”期间,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居民收入倍增、人们消费结构变化、消费档次升级,还会形成新的需求,尤其对优质、安全、高档果品的需求势必快速增长;陕西省具备生产优质果品的优越自然条件,还是全国浓缩苹果汁的主要产区,优质果品和加工制品市场需求的增加,为陕西果业发挥优势、提质增效提供了广阔空间。
    但我们应该清楚,陕西省果业发展依然面临着严峻挑战。一是果业结构性问题仍然突出。非优生区调减力度不够,很容易造成滞销现象;早、中、晚熟品种搭配不合理,鲜食与加工品种比例不协调,势必带来销售压力和市场风险,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迫在眉睫。二是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剧。水一直是制约陕西省苹果生产的瓶颈问题,而且由于缺水,有机肥难以转化为有机质,造成肥料利用效率低,直接导致产量不高、品质下降。三是果园机械化程度仍然很低。陕西省果园机械化作业率不足30%,直接导致果园劳动力投入成本居高不下,直接影响果农收入。四是现代果业产业体系很不完善。陕西省果品采后的商品化处理能力、冷运率和防止腐损率仍然不高,加工结构单一,精深加工产品少,“大商品、小品牌”现象亟待破解。五是市场波动开始出现。连续二十年的陕西省果品市场顺销在近两年出现波动,市场风险加大,而且今后波动出现几率增大还会成为新常态。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3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