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三农视点 各地动态 惠农政策 扶贫开发 创业致富 农村维权 美丽乡村 前沿科技 科技杨凌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种植养殖 绿色农资 农产品安全 涉农企业 家庭农场 专业合作社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大棚连上物联网 农业实现现代化
高原农业也“智能”起来了
文章字数:1065
   顺应“互联网+”,农业与信息化建设的魅力逐渐变大。眼下,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加速向农业生产、管理等领域渗透。身处高原的青海省,也迎来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春天。
 “从靠经验种地到智能化管理”
    近日,在青海省西宁市总寨源蔬菜生产基地的温室大棚里,绿油油的青椒娇嫩欲滴,鲜亮的西红柿挂满了果枝。在基地的电脑控制室,西宁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的技术员小王,正在查看着大棚里的光照度、空气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记录。小王说,大棚里的一些实时数据,包括土壤的pH值、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都可以通过传感器获得,种地不再靠经验。
    据了解,建有1218栋深冬日光节能温室的总寨源蔬菜生产基地,已全部投入使用农业物联网信息平台,实现了全方位的自动化。
    “这套系统全部可以自动控制,只要在手机上装上这套‘智慧大棚’系统软件,就可以控制。技术人员或者种植户不用到温棚里来,在家里或者在外地,甚至在国外,只要在有互联网的地方,都可以遥控。”西宁市农业技术推广站高级农艺师韩琦介绍。
    “智能化管理,
    让我们有了‘种植保姆’”

    张发忠是西宁市大堡子镇陶北村种植示范户,他告诉我们,使用物联网,就像是温室里有了一个“种植保姆”,就算人不在温室里,也没有后顾之忧。张发忠说,以前,同村曾经有种植户没有及时将大棚卷帘放下来,一场暴风雨一夜之间就将大棚内辛苦栽植的蔬菜苗全部毁坏,现在就不用担心了。
    “物联网系统实现了农业生产自动化、管理智能化,使温室大棚种植管理智能化调温、精细化施肥,可达到提高产量、改善品质、节省人力、降低人工误差、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实现温室种植的高效和精准化管理。”西宁市农牧和扶贫开发局相关负责人说。
    “可以说,智能化管理平台是农民的‘顺风耳’,是技术人员的‘千里眼’。通过平台,在近程、远程、温室都可以控制,也可以与国内外的专家系统联系起来,让专家系统随时会诊温室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用上物联网,产量提高了”
    2010年3月,青海省农牧厅信息中心下达了《农业信息化温室物联网应用系统》项目。凭借着良好的现代农业发展基础,西宁市城北区大堡子镇陶北村2011年4月开始进行考察、落实示范户、布线实施。报着试试看的心理,张发忠在自家大棚按照物联网综合服务平台发到手机上的指令,指导控制大棚内水、肥、热、气、光。一茬芹菜种下来,张发忠惊喜地发现,病虫害减少了,产量提高了43.1%,并且过去大棚里由于低温、高温、高湿发生的病害明显减少了。
    “温室物联网应用以后,温湿度控制在预防之内,调查后发现生理病害平均减少95%。对作物不利的环境高温、湿度,诱发的非生理性病害减少87.6%。”推广站的技术员小王说。(王玉娟)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3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