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国玉米市场将是真正困难的一年。问题更为突出的是,2014年以来国内外玉米价格差距明显,玉米及其替代品进口量激增,得不到市场认可的国产玉米只有乖乖的进入国家库存。玉米如此高的库存,对市场流通消费、储藏保管、财政补贴都带来莫大压力,“存不下、卖不出、用不完”。抛开玉米市场的烦心事,在借鉴玉米市场难题形成的同时,作为玉米不可或缺的好伙伴,小麦市场会不会重蹈玉米市场的覆辙?
类似的连年增产:小麦产量由2006年的1.085亿吨,增加到2015年的1.302亿吨,增长20%。
类似的库存增加:2014年国家托市小麦共收购2500多万吨,目前仍剩余1800万吨左右,再加上2015年收购的2000多万吨,国家临储小麦库存高达近4000万吨,如若这般,当前政策性小麦库存已约占我国小麦年产量的1/3。
类似的企业困境:加工企业是市场由原粮仓储向最终消费转换的关键环节,不争事实的是,我国小麦加工企业产能过剩,夹缝中生存的企业自顾不暇,会承担积极收储、为国接盘的重任吗?
玉米市场已经”沦陷”,小麦还会远吗?
决定市场的最终力量是供求关系,小麦的供求结构相对简单,其70%左右用于居民口粮消费,产业链短且稳定,这也是其相对玉米市场更加坚挺的基础。
据中华粮网数据中心显示,我国小麦供求处于紧平衡阶段,但近几年来,小麦供应量随产量走高不断增加,加之进口量补充,供不应求的关系已从2013年开始转为供大于求,而且结余越来越多。
小麦需求量减少一方面是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口粮消费结构变化,肉、蛋、奶消费比例增加,主粮比例减少;另一方面,饲料用小麦大量减少,因近两年玉米及其替代品性价比超高。
不可否认,我国小麦市场的矛盾正在积累,虽然还未达到玉米市场那般尖锐与突出,但是类似的增产,类似的消费低迷,类似销售困难,类似的库存增加等等问题正与日俱增。政策如果不能及时调整,未雨绸缪,小麦市场走向玉米的老路,或将“指日可待”。(金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