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西乾县冯家坡,废弃农药瓶(袋)随手丢弃的现象仍比较普遍 本报实习记者 苏晓
编者按:近年来农村污染不断加剧,田地间出现大量被丢弃的农药瓶(袋),杂草丛、田埂边、水池等地方,成了农药瓶的“回收站”,残留的农药或渗入土壤,或流入灌溉水源,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怎样处理废弃农药瓶,引发了社会关注。以陕西省为例,今年4月1日起,将正式实施《陕西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这也标志着,废弃农药瓶有了“安身之家”。
农药包装废弃物污染严重
记者在陕西、山西一些地区的城乡接壤地带走访发现,杂草丛、半山坡随处可见农药瓶、农药袋,甚至有的直接扔进了灌溉水渠里。山西省洪洞县赵城一村民王强介绍,一亩地一季庄稼最少要打四次农药,按照一次混和两种农药、一次施药用掉两瓶农药的最低标准计算,一亩地一季需用8瓶(袋)农药,一年两季庄稼就要用掉16瓶(袋)。大概估算,一个村的300多亩地,每年就要用4800瓶(袋)农药。
截至2015年底,有调查结果表明,农民施用农药后,有一半以上的人把农药瓶随手扔在田间地头或河里,随意丢弃的农药包装废弃物成了农田主要的污染物。每年废弃的农药包装物超过30亿个(件),重量大约有10万~15万吨以上。
废弃农药瓶︵袋︶不能一扔了之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指出,废弃的农药包装引发的二次污染,正在扮演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隐形杀手”,不仅可能影响到农田和农村周边环境,也让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产生疑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专家时春喜表示,农药瓶子、包装袋这样乱扔,里面残留的农药会渗透到土壤中、水池里,污染土壤和池水,影响生活环境。如果牛、羊、鸡等畜禽误食的话,那后果就很严重。
中国土壤保健行动发起人吕周锋认为,除了工业废弃物排放造成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废弃的农药化学成分残留,会导致土壤中养分、重金属以及有毒有机物富集,引起土地污染,直接威胁农产品质量安全。
由于农村种植区域普遍规模较小、面广分散等系列因素影响,一个“治理处方”不可能医好所有“农村环境病”,如何因地制宜治理农村环境考验政府智慧。
建回收制度给蹝浪瓶蹞个家
《陕西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今年4月1日正式实施,《条例》能够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出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形势不容乐观。
陕西省固体废物管理中心主任宋东刚认为,该《条例》最大的亮点是建立责任倒逼机制,明确了各部门责任,解决了固废污染“有人管”的问题。《条例》二十二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对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农用残膜、废弃农药、化肥及农药包装物等低价值,可回收物进行资源化利用或者无害化处置,减少对土壤的污染损害。”
“为了更好地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废弃物的使用价值,应倡导全社会要迅速动员起来,采取有力措施,做好农药瓶的回收利用和处理工作”。时春喜建议,要动员全社会都关注农药包装物废弃物的污染问题,加强对菜农、果农等的培训教育、监管以及问责,大家共同治理农村的农药、化肥等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