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金秀(右)和婆婆 记者一行在龙驹寨镇店子村采访熊金秀 本报记者 张军政 王海明 周廷 首席记者 赵允
3月2日上午,记者一行到达陕西省丹凤县龙驹寨镇店子村时,荣获陕西省丹凤县第二届孝老爱亲“丹凤好人”、现年60岁的熊金秀已赶到目的地早早等着我们。跟随她,我们小心翼翼地穿过架在村边,踩上去吱吱呀呀狭窄的木板桥,来到一处简陋的农家小院。因为近期自己的冠心病和肠胃病复发,常去医院治疗,熊金秀无奈将老人安顿在小姑子家小住,可即便这样,她仍放心不下,每日前去看望伺候,丝毫不敢马虎。在小院里,熊金秀和我们围坐一起,聊起了自己和现年96岁的婆婆何引娃这些年相处的点点滴滴。
多年悉心侍奉——
她不幸福,我无脸见人
“孝媳”,是身边人对熊金秀一致的看法,在熊金秀所住的丹凤县龙驹寨镇西凤社区惠安家园小区,熊金秀的“孝”是出了名的。这个出生在丹凤县北山界岭山腰双槽乡油房村的女人,自幼聪慧灵巧,好学上进,8岁上学,初中入团,一直念到高中毕业。回农村后,她又当起了团支书、妇联主任、乡妇联委员,三次出席丹凤县团代会、妇代会,受到表彰奖励。
1980年,熊金秀和本乡郭家沟村的张文恋爱结婚。熊金秀和张文结婚时,公公已经过世,张文身体欠佳,坚强的熊金秀不但承担起家里一切重活,还像对待自己父母一样悉心孝敬婆婆。她常给人说:“烧香拜佛,不如孝敬公婆”,“孝心要记在心上,不要挂在嘴上”,“我家只有一个老人,如果她幸福不了,我咋有脸见人”。她说到做到,而36年如一日的孝行也赢得了身边乡亲的纷纷赞扬。
无怨无悔照料——
看她吃得不错,我才放心 1997年,水灾毁了丹凤多地群众的家园,当地政府安排移民搬迁,熊金秀和家人在龙驹寨镇水泉村租住下来。2012年3月,熊金秀和家人申请入住到廉租房西凤社区“惠安家园”小区。
期间的2006年,婆婆要去新疆石河子探望二女儿张敏,但又舍不得离开熊金秀,于是婆媳同行一起在新疆住了五年。熊金秀在当地找了个临时工,上班干活,下班便回家和婆婆聊天,照顾其生活起居。不幸的是2011年,婆婆在新疆不慎摔伤,造成股骨头粉碎性骨折。为了一心照顾婆婆,熊金秀和丈夫把婆婆接回老家,住院治疗两个多月,花费3万余元,但效果仍不如人意。婆婆卧床不起,大小便都在床上,吃饭靠人手把手喂,这些活都压在了瘦弱的熊金秀身上,可熊金秀毫无怨言,仍没日没夜地悉心伺候。
婆媳相处成榜样——
等您老了,我们一样孝敬您
采访中,熊金秀告诉记者,30多年的相处,婆婆和她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也产生了极大的依赖,只要自己一会儿不在婆婆跟前,婆婆就会找,就好像小时候我们依赖父母一样。之所以能无怨无悔地侍奉婆婆这么多年,熊金秀表示,主要得益于父母从小对她的严格要求。“父母常教育我,百善孝为先,照顾老人,要有一片爱心和责任心,因为每个人都会老。能在我的照顾下让婆婆晚年过得幸福,我自己也感到非常知足。”熊金秀说。而提及自己的儿媳,卧床的何老太也不住点头肯定。
着实,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采访中,熊金秀告诉记者,自己在婆婆跟前的孝行也感染到孩子们,为他们树立了榜样。孩子常告诉自己:“妈,您现在照顾奶奶,等您老了我们也一定孝敬您。”而丈夫也会时常问她想吃什么,并亲自下厨做给她吃。孝行于熊金秀,更像是家庭的粘合剂,让每个成员感受着爱,并将人世间这种最为朴素的真情传递下去。
谈及熊金秀,丹凤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胡根表示:“熊金秀的孝行为许多人树立了榜样,在精神文明建设越来越被重视的当下,我们坚信,在熊金秀和无数像她一样的‘丹凤好人’的感召下,我们生活的社会会更加美好,而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也将更加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