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前不久,央视一则“我们恨化学”广告引起化工行业人士的公愤,这种明显违背科学常识的宣传严重误导了舆论,最终以广告撤销和相关方道歉收场。作为农业重要投入品的化肥,近些年也频遭类似的尴尬遭遇。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以来,一些机构和企业片面理解国家政策,借机抹煞化肥对农业的贡献,夸大其负面效应。对此,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
甲方 妖魔化肥论调危险 近三十年来,正是由于化肥的应用,才让我们有了充足的粮食、果蔬以及家畜肉制品去养活不断膨胀的人口。这主要得益于化肥投入带来的粮食亩产提高。数据显示,近三十年来,小麦单产增加了70%,水稻和玉米增产率则达100%。毫无疑问,如果延续传统的农作方式,今天我们将仍旧笼罩在饥饿的阴影下。
有些观点认为,用化肥生产的农产品不健康,不符合绿色食品的要求,这同样是谬论。组成化肥的氮磷钾以及其他中微量元素都是农作物生长必需的养分,这是基本的植物营养学原理。无论是用化肥,还是采取其他种植方式,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是相同的,有毒和无毒之分纯属无稽之谈。
反对化肥的另一个重要理由是化肥导致了土壤板结、面源污染和环境恶化。客观而言,这种情况是存在的,但它不是源于化肥本身,而是不科学的使用造成的。解决这个问题有待科学施肥的推进,不可能一蹴而就。
乙方 滥用化肥必须纠偏 对化肥的指责本质上是对近三十年农化品使用畸形膨胀的一种纠偏,一些稍有过激的言论对解决化肥产业问题并非毫无益处,都需要理性对待。
一方面,化肥过量使用是基本事实。中国农作物亩均化肥用量21.9千克,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导致了土壤板结、微生物环境破坏和水体富营养化,由此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的潜在影响可能将延续数代人。从长远看,我们必须立即停止无休止地过量使用化肥,寻找替代化肥和改良现行种植方式的其他农业投入品。
另一方面,一个业内共知的事实是,为了提高化肥的使用效果,乱添加的现象并不少见,这些添加的物质究竟有毒无毒,监管部门不完全清楚,农民更不了解,它对土壤的伤害,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的影响,我们无从得知。追求安全的农业生产方式和更天然的农产品,这是人类在解决了温饱之后的更高要求,摒弃一味地化学品投入,寻求更安全的农业生产资料,对于这一点无可厚非。(西风)
评论 要想农业生产好,化肥真的缺不了,但这些是建立在合理使用基础上的,说白了就是要提高化肥的使用效率。现在,国家提出了“化肥零增长行动”。这项行动的核心就是在不增加化肥施用量的前提下,提高使用效率,这样,既可以给农民节省种田成本,而且还能够进一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一举多得。
然而,要做到这一点,农民自己必须加强学习,管理部门也得积极引导,也可以想办法和专业的农业技术人员建立长期的联系,请他们到田间地头来,实地讲解农药化肥的具体使用方法,大家听得真切,种起地来,技术含量肯定就会越来越高。正所谓:化肥农药好帮手,错误偏见不能有;技术标准要学习,合理使用保丰收。(央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