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真实无妄,为人处事,以诚为本
育种工作面临着巨大的风险。有些人失败了、放弃了;有些人坚持着,却颗粒无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王辉教授也面临过痛苦的失败,但对麦田的满腔热诚让他难言放弃。为了培育小麦新品种,血糖偏高的王辉教授曾因长时间蹲在田埂,昏倒在地,但只要一醒过来便又继续一头扎进密不透风的麦田。功夫不负有心人,1991年,王辉教授成功育出了第一个小麦品种“西农84G6”。从此,他先后主持育成11个小麦新品种。
2005年8月,他育出的“西农979”分别通过国家和陕西省品种审定。填补了关中及黄淮南片麦区优质高产、半冬性早熟小麦品种的空缺。
如今,古稀之年的王辉依然不改守望麦田的初心,依旧像年轻那会儿一样,每天泡在试验田里,精心开展小麦杂交育种的研究工作。面对辉煌的成就,他显然还没有停歇的意思:“育种是一条永远没有终点的事业,因为现在的种植条件更新换代太快,一个新品种的生命周期仅仅5~8年。作为一名育种工作者,没有时间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每天都是一个新的开始。”
朴,少私厚道,博学经世,以朴修身
2005年,白水的苹果,受困于果树早期落叶病和腐烂病,不少果农对种植苹果失去了信心,甚至挖树都成了“流行”趋势。针对这种情况,赵政阳教授和他的团队经过认真调研,开始在白水推广实施苹果产业科技示范与科技入户工程。
说干就干!租了3间瓦房,买了几箱方便面。料峭春寒中,他带领着团队拉电、引水、砌围墙……在示范推广的过程中,赵政阳教授住过农家院、吃过农家饭,挨家挨户对果农展开“地毯式”培训,农科专家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打动了当地果农的心。
1997年,赵政阳看到中国作为苹果种植大国,国内苹果市场却长期被海外苹果品种占据的局面,他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为了培育中国自己的苹果新品种,让国人吃上国产好苹果,赵政阳带领自己的团队,采用“大群体阶梯式选择”的育种新方法,以8万株杂种后代群体为基础,从育种到试种示范,一干就是18年,最终,以0.01%的几率,他们成功选育出“瑞阳”“瑞雪”苹果新品种。
勇,刚心锐志,创新创业,以勇求进
玉米亩产连续三年超过1400公斤的全国纪录诞生在陕西,诞生在杨凌示范区,诞生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这个纪录的创造者和保持者是陕西省玉米首席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薛吉全教授。一间不大的办公室里,摆满专业书籍的柜子就占了近1/3的空间;在办公桌上翻查资料都要格外小心,因为一不留神,这些堆积如山的调研报告和文件就会轰然倒塌。
在我国北方,玉米一年成熟一季。而在我国最南端的海南省,玉米一年可以成熟两次。于是,薛吉全和他的团队上半年在北方播种、套袋、授粉,观察作物长势,撰写育种报告;一到年中,又立刻马不停蹄奔赴海南,进行二期、三期的玉米育种研究。以季节换速度、靠地理搏时间。薛吉全凭着勇敢拼搏的精神和时间赛跑,拼回了一组组宝贵的核心科研数据,奠定了陕西玉米育种在全国的前沿地位。
薛吉全的勇敢果决还体现在对玉米育种体系的创新上。对搞育种工作的人来说,种质资源是比任何财富都宝贵的“命根子”,可薛吉全居然将自己培育的种质资源无条件地送给各地农科所。在薛吉全看来,育种工作的关键在联合而不在分散、在协同而不在独占。舍弃小我、成全大我。就这样,薛吉全在全国率先趟出了一条玉米种质联合改良协同创新的新路子。
毅,不达不止,任重道远,以毅建功
在我国,麦农有“两怕”,一怕麦子霉,二怕麦叶锈。麦子霉和锈,说的就是对小麦产量影响最大的“赤霉病”和“条锈病”。这两种高发的病害,会导致小麦减产60%以上,甚至有人形象地把小麦条锈病和赤霉病称为“麦癌”。
在植物病理学领域,针对“麦癌”的研究是公认的难出成果。即使第一年成功遏制了病害蔓延,所总结的科学方法也会在第二年被复制变异的病毒无情碾压。然而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康振生来说,对小麦条锈病和赤霉病不达不止的钻研,早已成为他30年来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早已成为他毕生事业的不懈追求。
不辞辛苦地在染病麦田采集样本,回到实验室,康振生还要对样品进行初筛、取样、加工、染色和半薄切片等工序处理。完成上千件切片,还要对病毒样本进行24小时的连续观察。经过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毅拼搏,康振生带领的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完整地提出了赤霉病菌在小麦穗部的侵染及扩展模式,澄清了近百年来对赤霉病菌侵染过程的争议。揭示了小麦与条锈菌致病相关基因表达特征及信号与代谢通路。率先在全基因组水平上揭示了小麦条锈菌专性寄生的基因组学特性,为条锈病可持续控制提供了新策略、新方法。
没有坚毅的科研态度,就不会有经得起人民考验的科研成就。不畏严寒酷暑,王辉总坚持在麦田里记录数据;赵政阳,用99%的失败换来了1%的成功,培育出媲美红富士的“瑞阳”苹果;还有薛吉全,矢志不渝培育玉米新品种;康振生,趴在显微镜上几个小时不休息……正是这一份份坚毅和坚持,筑就了农科城和农林科大顶天立地的基石。(据《陕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