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第二十二届中国杨凌农高会开幕的第三天。虽然下着小雨,但依然无法阻挡农业科技爱好者的脚步,各大展馆内外,仍然是人山人海。下午2:40许,一面绣着“牵线搭桥引富路,农民致富好帮手”的红底金字锦旗,在41张笑脸的伴随下,从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车盘办事处北贾村,送到了位于中国杨凌的农业科技报社门前,成为第二十二届中国杨凌农高会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由此,农业科技报社帮助山西果农致富的故事“慢慢地揭开了面纱”。
传播科技
山西运城关圣红枣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当时由于缺技术、信息闭塞,合作社发展缓慢。2009年,为了壮大合作社的技术队伍,提高社员管理水平,该合作社法人王用宾在众多涉农报刊中经过筛选,从2009年开始,订了10份《农业科技报》作为社员的学习资料,指导社员学技术、用技术,走富路。2012年,合作社还获得了山西省农业厅颁发的“省级示范社”荣誉称号。“这一切的取得,都得益于《农业科技报》这位‘良师益友’,《农业科技报》是传播先进农业技术知识的‘先行者’。”
牵线搭桥
从那以后,在农业科技报社的牵线搭桥下,王用宾结识了陕西省科技特派员、高级农技师郭红旗,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李龙山和杨凌示范区农业技术推广协会的相关专家。杨凌专家和农业科技报社的记者,多次不远千里深入运城市盐湖区的金井乡、车盘办事处,通过理论培训、田间“手把手”技术指导等形式,对桃、枣等果树种植集中的西王村、侯村、北贾村的果农现场技术指导多次,培训果农1000多人。
在农业科技报社的推荐下,2014年12月,合作社主要成员来杨凌参加了农民技术职称培训,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专家的培训下,经过笔试、面试,合作社主要成员都拿上了农民技术职称证书。
致富百姓
六年来,在农业科技报社的指引和牵线下,山西省运城市关圣红枣专业合作社的技术队伍得到显著加强,社员的种植观念和市场意识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社员收入因此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走上了富裕路。截止2015年10月,据初步统计,运城市盐湖区仅北贾村、西王村和侯村,红枣面积已发展到4000多亩,成为村民的“摇钱树”,王用宾和农业科技报社的功劳,乡亲们永远铭记心间。
“这次关圣红枣专业合作社和张董冬枣专业合作社一共来了41名技术骨干,我们代表合作社所有果农送来锦旗,就是想表达我们对农业科技报社最真挚的谢意,衷心祝福《农业科技报》越办越好,为百姓致富做出更大的贡献。”王用宾代表果农说出了他们美好的祝福和愿望。(本报记者 梁军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