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加速向农业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应用,农业信息化正处风口,吹来的有机遇,也有挑战
农业信息化如何迎风起飞
互联网带来信息溢价
“在网上不只能买农资卖农产品,重要的是互联网还能提供信息服务。云农场不仅提供了低价优质的化肥,还帮我借到了低息贷款、聘请专家测土配方施肥。通过‘丰收汇’,我种的无花果鲜果直接销给了济宁的餐饮企业。里外里一算账,一年增收很可观。”山东省嘉祥县疃里镇狄家村的种植大户狄宣曾说。
狄宣曾所说的云农场是一家农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商。云农场市场中心总经理孟艳辉介绍说,公司网络平台推出的各种增值服务很受农民欢迎,与农业部农机推广中心合作开设“农技通”,让专家在网上指导农民种地;建立县级配肥站,请肥料专家测土配方,为种植大户提供个性化的配肥服务;开设网上交易平台“丰收汇”,让农场主与下游采购商直接对接,减少中间环节。
助力物联网进村到田
当前,物联网正进入越来越多的农业生产场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105团1万亩棉花基地应用精准生产物联网技术,实现每年节水40万立方米,节肥40吨,节药6.4万元;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应用塑料大棚温室小管家系统,可使每百亩农田减少劳动人员3至4人;重庆原种猪场采用智能猪舍与母猪自动饲喂系统,每年节省人工成本20万元。这些围绕农业种植养殖和生产加工过程的物联网技术应用,实现了智能监测、智能控制和智能决策,提升了农业生产经营效率。
来自农业部的信息显示,2011年起实施的国家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和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已经在大田种植、设施农业、畜禽水产养殖、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涌现出一批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典型案例以及可推广可复制的应用模式。
农业监测瞄准全产业链
“今年农业部启动了全产业链分析预警试点,从生猪、玉米开始,探索建立以消费为导向的全产业链监测体系,已将主产区和主销区先期纳入试点,明年还要继续扩大品种数量和试点规模。”农业部市场司司长张合成说,“要继续深入探索有效模式,从全产业链的角度把农产品市场形势预测好、把握好、引导好,逐步探索引导性信息发布,让农业生产者知道春天种什么对,秋天卖什么贵,买什么生产资料最实惠”。
据悉,农业部正在谋划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工程,重点完善农业农村数据采集、传输、共享基础设施,加快大数据技术研发,加强信息数据资源开放共享。
(据《经济日报》)